炎症性衰老(Inflammaging):慢性炎症加速衰老进程。兴奋效应(Hormesis):运动益处的U型剂量反应曲线。

炎症性衰老(Inflammaging):慢性炎症加速衰老进程。兴奋效应(Hormesis):运动益处的U型剂量反应曲线。

Can we help?

衰老与炎症领域的权威专家Andrea Maier医学博士深入解析了慢性炎症如何加速人体衰老。她详细阐述了“炎症衰老”(inflammaging)的概念及其与多种年龄相关疾病的联系。Maier博士还探讨了“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的原理——即适度应激可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并解释了运动效益的U型曲线:运动过少或过量均不利于健康。其核心在于通过个性化运动强度,在提升健康水平的同时避免过度炎症反应的发生。

理解炎症衰老:慢性炎症如何驱动衰老与疾病

快速导航

什么是炎症衰老?

Andrea Maier 博士将炎症衰老定义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的体内炎症水平升高现象。它反映了连接炎症与衰老进程的核心生物学机制。炎症衰老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年龄相关疾病背后的系统性生理状态。该术语融合“炎症”与“衰老”两词,用以描述这种渐进性的促炎状态。

慢性炎症与急性炎症的区别

Andrea Maier 博士强调了急性与慢性炎症的关键差异。急性炎症是对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重要保护机制,属于暂时性免疫反应,有助于抵御感染并促进愈合。而慢性炎症则是一种持续性的低度炎症,会随时间损害组织与器官功能。她指出,尽管急性炎症为生存所必需,慢性炎症却会推动病理性衰老。

衰老细胞与炎症的关系

Andrea Maier 博士解释,衰老细胞在推动炎症衰老中扮演核心角色。这类细胞虽停止分裂,却仍保持代谢活性,不仅功能失常,还会持续分泌炎症因子与信号分子。这种分泌行为营造出促炎环境,破坏细胞稳态。衰老细胞在组织中的不断积累,显著加剧了衰老特有的慢性炎症。

Anton Titov 博士在与 Maier 医生的对谈中探讨了这一过程如何与年龄相关疾病相联系。衰老细胞释放的持续炎症信号导致组织损伤,表现为多种慢性病症。这一认知也推动了针对清除这类功能异常细胞的疗法——即衰老细胞清除疗法(senolytic therapies)的研究。

何为激效效应

Andrea Maier 博士将激效效应描述为一种通过优化细胞通讯以维持稳态的生物学现象。该机制体现为对轻度应激源产生有益反应,从而增强细胞防御能力。适度的运动、某些膳食成分和温和的热应激都属于激效应激源,其原理可概括为“适度的挑战强化细胞适应力”。

她进一步解释道,激效效应代表应激触发适应性反应而不造成显著损伤的最佳平衡点。处于该状态下,细胞与器官系统得以高效运作。在与 Anton Titov 博士的访谈中,她强调了理解激效效应对制定有效抗衰老策略的重要性。

运动益处的U型曲线

Andrea Maier 博士提出了有力证据,表明运动强度与健康效益呈U型关系。两个极端——久坐与过度运动——均非理想状态。运动不足会导致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下降和代谢失调;而高强度运动(如马拉松)则可能引发显著组织损伤与过度炎症。

理想的运动强度位于U型曲线中部。适度、规律的体育活动可提供所需的激效应激,增强机体功能而不造成过度负担。她指出,这一最佳点因个体的训练水平、年龄和整体健康状态而异。

个性化运动方案

Andrea Maier 博士强调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至关重要。对运动员与久坐人群而言,最优运动量截然不同。目标是找到可最大化健康收益、同时最小化炎症损伤的运动强度与频率,这需综合考虑个体的体能、年龄、健康状况与恢复能力。

她向 Anton Titov 博士解释说,个性化方案应平衡肌肉增长、心血管益处与炎症代价。对新手而言,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因肌肉损伤和炎症反应而弊大于利;相反,循序渐进的训练能逐步提升机体韧性并改善炎症指标。

完整对话实录

Anton Titov 博士: 您在多篇论文中讨论了炎症衰老。能否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炎症衰老?

Andrea Maier 博士: 炎症衰老是指人体内存在显著炎症的状态。其中“衰老”意味着炎症随年龄增长而加剧。需注意的是,炎症本身并非坏事——当细菌或病毒入侵时,我们需要急性炎症来激活免疫系统、对抗感染。但衰老过程中出现的是慢性炎症,这对健康不利。我们需要急性炎症应对病原体,但必须控制慢性炎症水平。

慢性炎症意味着细胞失去稳态。以衰老细胞为例:它们不再分裂,却持续分泌炎症因子,仿佛在宣告“我已衰老,功能紊乱”。这些因子维持着慢性炎症状态,在不必要时持续激活免疫系统,损伤周围组织。这正是我们在年龄相关疾病中看到的现象——一种持续存在的高炎症状态。这就是炎症衰老。

Anton Titov 博士: 有研究表明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某些负面反应。这与激效效应有关。您能否简要说明什么是激效效应?

Andrea Maier 博士: 激效效应是指细胞与系统之间保持良好通讯、维持稳态的状态。器官、组织及其细胞需通过这种稳态实现最佳功能。外部应激过量——无论是运动过度还是久坐不动——都会破坏稳态。

我们因此需要适宜的运动频率。过量运动(如未经训练者跑马拉松)会导致肌肉细胞严重损伤,引发过度炎症,使系统超负荷。相反,长期卧床或极端缺乏运动同样有害。两者都扰乱稳态。

因此,运动必须个性化。我们要为每个人找到最佳运动水平,以实现最大效益——即在增强肌肉、改善心血管功能的同时,避免炎症过度激活。这正是运动与效益呈U型曲线的原因,这一点非常关键。

Anton Titov 博士: 我们谈了运动。现在饮食干预也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