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季托夫医学博士(Dr. Anton Titov, MD)主持了一场关于将延长寿命的研究从小鼠模型推进至人类临床试验的讨论。
基于科学证据的长寿与抗衰老补充剂及药物
章节导航
补充剂与长寿市场现状
补充剂已成为长寿领域中最受欢迎且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Andrea Maier博士指出,许多人将其视为干预衰老过程的便捷途径。这个庞大的市场涵盖了从复合维生素到特定氨基酸(如甘氨酸)的各类产品。
然而,Maier博士从循证医学角度提出了审慎观点。她强调,目前大多数补充剂缺乏足够数据证明其在人类特定生命阶段的确切益处。这一证据空白凸显了开展更严格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
α-酮戊二酸的抗衰老研究
α-酮戊二酸是当前重点研究的补充剂之一。Andrea Maier博士解释道,这种化合物似乎能通过多重机制作用于多个衰老关键环节,包括减轻氧化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
Brian Kennedy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α-酮戊二酸能够延长小鼠寿命。最近一项初步人体研究更取得显著成果:服用该补充剂的参与者通过表观遗传时钟检测,显示生物学年龄平均比基线年轻约八岁。但Maier博士也指出,该研究缺乏对照组的设计缺陷,说明需要更严谨的试验验证。
随机对照试验的关键作用
Andrea Maier博士强调,随机对照试验(RCT)是验证疗效的黄金标准。这种研究方法通过将受试者随机分配至活性成分组或外观相同的安慰剂组,能有效确立因果关系。
采用双盲设计可避免研究者和受试者的主观偏倚。Maier博士指出,若无对照组,观察到的益处可能源自其他因素(如受试者同时进行的生活方式改善)。其团队目前正在对中年人开展α-酮戊二酸的RCT研究,以验证其对生物学年龄的影响。
其他潜力抗衰老化合物
除α-酮戊二酸外,Andrea Maier博士还介绍了多种正在研究的抗衰老化合物,包括氨基酸甘氨酸以及其团队在小鼠模型中测试的亚精胺。
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等NAD+前体作为补充剂已面市多年。Maier博士估计,目前约有20-30种化合物正进入人体试验阶段,成为长寿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对象。
药物在长寿领域的再利用
抗衰老研究的范畴不仅限于补充剂,还包括对已上市药物的重新定位。Andrea Maier博士强调,这种策略能加速研究进程,因为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已有充分验证。
正在探索其抗衰老潜力的知名药物包括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心血管药物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以及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锂剂等20余种药物。Anton Titov博士与Maier博士一致认为,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对于验证这些药物延缓生物衰老的效果至关重要。
完整对话实录
Anton Titov博士: 补充剂与长寿确实是当前热点。哪些补充剂可能影响衰老进程?您曾发表过关于α-酮戊二酸抗衰老特性的研究,能否分享相关发现?
Andrea Maier博士: 确实。补充剂常被视为干预衰老的便捷方式。现有市场已涵盖从复合维生素到甘氨酸等特定氨基酸的各类产品,规模十分庞大。
从循证医学角度看,我们需要正视补充剂研究的不足。目前大多数补充剂缺乏在人生特定阶段产生益处的可靠数据,这正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长寿中心的研究重点——科学验证各种补充剂的实际效果。
以α-酮戊二酸为例,这种补充剂能通过多重机制作用于多个衰老关键环节,包括改善线粒体功能和蛋白质折叠,减少氧化应激,从而优化生理过程。这类多靶点补充剂可能对人类衰老进程产生显著影响。
Brian Kennedy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α-酮戊二酸不仅能延长小鼠寿命,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健康生存期。最新人体研究首次发现,服用者通过表观遗传时钟检测显示生物学年龄平均逆转约八岁。
但该研究存在明显局限——未设置对照组。众所周知,参与研究时人们可能同步改变其他生活习惯,因此随机对照试验至关重要。通过将受试者随机分配至活性成分组或完全相同的安慰剂组,采用盲法分析,才能确定真正的因果关系。
我们正在开展的RCT研究,就是对中年人施用α-酮戊二酸并监测其生物学年龄变化。总之,虽然多数补充剂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正是这种多靶点特性可能带来更大的抗衰老效益。
Anton Titov博士: 除了α-酮戊二酸,还有哪些化合物显示出具潜力的抗衰老证据?
Andrea Maier博士: 我们正在研究氨基酸甘氨酸,实验室也通过小鼠模型验证亚精胺的抗衰老效果。此外还有NMN等NAD前体补充剂已存在多年。
目前约有20-30种化合物进入长寿研究领域的人体试验阶段。感兴趣参与研究的听众可通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查询相关信息。
除了补充剂,我们还在探索药物再利用策略,如研究二甲双胍、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锂剂等20余种药物。这些研究都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因为必须控制生活方式改变等其他影响因素,才能准确评估对生物学年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