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全面的真实世界研究对两种领先的多发性硬化症(MS)治疗药物——奥瑞珠单抗(ocrelizumab)与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进行了近5年的随访比较。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在控制MS疾病活动方面效果相当,在预防复发、核磁共振(MRI)病灶或延缓残疾进展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然而,奥瑞珠单抗与更多轻中度副作用相关,但其治疗持续率相当或略优,表明患者倾向于更长期地使用该药物。
奥瑞珠单抗与那他珠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五年真实世界研究对比
目录
引言:认识多发性硬化症治疗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简称MS)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过去二十年间,随着多种疾病修正治疗(Disease-Modifying Therapies,简称DMTs)的发展,治疗方案显著扩展,这些疗法通过不同机制控制疾病进展。
单克隆抗体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包括那他珠单抗(商品名Tysabri)和奥瑞珠单抗(商品名Ocrevus)。这些高效疗法通常建议在疾病早期使用,以预防不可逆损伤和残疾累积。然而,迄今为止,在临床试验之外的真实世界环境中,比较这两种治疗长期效果的数据仍较为有限。
那他珠单抗通过阻止免疫细胞进入大脑和脊髓发挥作用,而奥瑞珠单抗则靶向并清除参与多发性硬化症炎症的B细胞。本研究旨在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为期五年的全面数据,比较这两种治疗在有效性、安全性及患者持续用药时间方面的表现。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对意大利两所大学医院——罗马萨皮恩扎大学和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收治的308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包括168例接受那他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和140例接受奥瑞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75.7个月(约6.3年)。
为确保两组治疗间的公平比较,研究人员采用了称为倾向评分匹配的统计方法。该技术创建了70对匹配患者(共140例),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治疗状况、MS类型、病程及基线疾病活动度方面相似。匹配后,两组平均随访时间均为55.9个月(约4.7年)。
研究评估了三个主要结局指标:
- 有效性:通过“无疾病活动证据”(NEDA-3)衡量,即无复发、无新发MRI病灶、无确认的残疾进展
- 安全性:使用标准医学分类系统记录所有不良事件
- 持续性:患者停止或转换治疗前的持续用药时间
研究人员采用复杂统计模型调整治疗持续时间差异,确保两种药物间的准确比较。
详细研究结果
研究揭示了近五年观察期内这两种治疗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多项重要发现。
在五年时间点,50.5%的那他珠单抗患者和65%的奥瑞珠单抗患者达到NEDA-3状态(无疾病活动证据)。尽管数据显示奥瑞珠单抗具有数值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HR)0.64(0.34–1.24),p=0.187],意味着可能是偶然结果。
关于复发情况,研究团队观察到那他珠单抗组发生7例复发,奥瑞珠单抗组发生3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发生在那他珠单抗治疗开始后一个月内,因可能代表既往治疗的反弹活动而被排除分析。两种治疗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0.41(0.11–1.57),p=0.193]。
MRI活动显示相似模式——那他珠单抗组7例患者和奥瑞珠单抗组3例患者出现新病灶,组间无显著差异[HR 0.37(0.10–1.44),p=0.152]。残疾进展,特别是与复发无关的残疾进展(PIRA),在两组中均有发生且无显著差异[HR 1.43(0.60–3.40),p=0.417]。
特定时间点保持无疾病活动的概率为:
- 1年时:那他珠单抗组85.7% vs 奥瑞珠单抗组92.9%无复发
- 3年时:82.9% vs 90%无复发
- 5年时:82.9% vs 90%无复发
治疗安全性对比
安全性分析揭示两种治疗存在重要差异。接受奥瑞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高于那他珠单抗组[比值比(OR)4.50(1.53–16.50),p=0.011]。
在140例匹配患者中,19例出现不良事件——那他珠单抗组4例,奥瑞珠单抗组15例。重要的是,无一事件危及生命,多数被归类为轻至中度。
报告的不良事件包括:
- 输注相关反应(奥瑞珠单抗更常见)
- 需治疗或住院的COVID-19感染
- 其他感染
- 血液检测异常包括贫血、淋巴细胞减少症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银屑病、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1例乳腺癌
- 小型手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15例出现不良事件的奥瑞珠单抗患者中,7例原属临床试验队列,这可能影响报告频率。
患者治疗持续时间
治疗持续性(即患者未转换或停止用药的持续治疗时间)呈现有趣模式。初步分析显示两组停药率无显著差异[OR 0.58(0.26–1.26),p=0.174]。
然而,当研究人员排除转至其他MS中心的患者(那他珠单抗组1例,奥瑞珠单抗组8例)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发现那他珠单抗组治疗中止概率更高[OR=0.26(0.09–0.67),p=0.008]。
两组停药原因有所不同:
那他珠单抗停药(21例):
- 15例因JC病毒(JCV)阳性
- 1例因不良事件
- 2例因妊娠
- 1例转至其他中心
- 1例失访
- 1例因残疾进展
奥瑞珠单抗停药(14例):
- 8例转至其他MS中心
- 2例因残疾进展
- 1例因不良事件
- 1例因妊娠
- 1例失访
- 1例因患者决定
多数停药患者转换至其他DMT,其中克拉屈滨是那他珠单抗停药后最常见的选择。
对患者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真实世界证据,表明那他珠单抗和奥瑞珠单抗均是长期控制多发性硬化症的高效治疗方法。可比的有效性结果意味着治疗决策可更多基于患者个体因素,而非某药物的感知优势。
对于关注疾病活动的患者,两种药物在近五年治疗期内均表现出强大的预防复发、新发MRI病灶和残疾进展的能力。相似的NEDA-3率表明,当适合患者特定MS类型和特征时,任一种治疗均可提供全面的疾病控制。
安全性结果表明奥瑞珠单抗携带较高的轻至中度不良事件风险,特别是输注反应、感染和血液异常。但研究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危及生命的事件。这些信息可帮助患者和医生根据个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健康史做出知情决策。
持续性数据提示,一旦开始奥瑞珠单抗治疗,患者可能比那他珠单抗更可能长期持续治疗,特别是考虑到那他珠单抗常因JC病毒阳性而需要转换治疗。
研究局限性
尽管本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真实世界证据,在解读结果时仍需考虑若干局限性。回顾性设计意味着研究人员分析的是现有医疗记录,而非按预设评估计划前瞻性随访患者。
研究人群仅来自两个意大利中心,这可能限制结果对更多样化人群或不同医疗体系的适用性。此外,纳入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可能引入某些偏倚,因为这些患者通常接受更密集监测。
匹配过程虽统计严谨,但无法涵盖所有可能影响治疗结局的混杂因素。组间仍存在某些基线差异,特别是治疗持续时间,需要统计调整。
最后,研究排除在那他珠单抗和奥瑞珠单抗间转换的患者,这意味着结果可能不适用于有时需要序贯使用两种药物的特定患者群体。
患者建议
基于本研究,患者和临床医生制定治疗决策时可考虑以下方面:
- 两种治疗均高效:五年期内无一药物在控制MS疾病活动方面显示明确优势
- 考虑安全性特征:奥瑞珠单抗携带较高的轻至中度副作用风险,特别是输注反应和感染
- 讨论JC病毒状态:那他珠单抗需要定期监测JC病毒抗体,阳性状态常需转换治疗
- 评估治疗持续性:奥瑞珠单抗可能为部分患者提供更好的长期治疗连续性
- 考虑个体因素:治疗选择应综合考虑疾病类型、既往治疗、生育计划和个人偏好
患者应与神经科医生详细讨论这些发现及其对个体情况的适用性。无论选择哪种治疗,定期监测和随访都至关重要。
来源信息
原文标题:奥瑞珠单抗与那他珠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疗效、安全性和持续性比较:一项真实世界、多中心、倾向评分匹配研究
作者:埃琳娜·巴布提亚、阿莱西亚·卡斯蒂耶洛布、瓦莱里娅·波齐利奇、安东尼奥·卡罗特努托布、伊拉里亚·托马索阿、马塞洛·莫恰德、塞雷娜·鲁杰里埃、乔万娜·博列洛福格、罗伯塔·兰齐洛布、文森佐·布雷西亚·莫拉布、卡洛·波齐利亚、玛丽亚·佩特拉卡阿
出版物:《神经治疗学》22(2025)e00537
说明:本文为患者友好型文章,基于同行评审的研究,旨在准确呈现原始研究结果,同时让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