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患者为59岁女性,其乳房巨大肿块被忽视长达27年,直至出现严重贫血、出血及神经系统症状后才就医。影像学检查发现一20厘米巨大肿瘤,可能存在转移,经活检确诊为罕见的腺样囊性癌。患者接受了紧急放疗与化疗以控制出血并缩小肿瘤。此案例突显了对乳房异常尽早进行医学评估的至关重要性。
一例复杂病例解析:59岁女性伴失语症、贫血及巨大乳腺肿块
目录
病例呈现:初始症状与发现
一名59岁女性因右侧乳房长期存在的病变持续增大,至多学科乳腺肿瘤门诊就诊。三周前,她曾因发热、意识模糊及言语表达困难(失语症)于其他医院住院。初诊时发现其存在注意力涣散、定向障碍,伴轻度表达性失语但无运动功能缺损。
查体见右乳巨大外生性出血肿块(突出体表的增生组织)。影像学检查提供关键信息:头部CT显示左颞顶叶楔形低密度灶,符合急性脑梗死(中风)表现。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象显著异常:血红蛋白危急值低至4.3 g/dL(正常范围11.0-15.0),提示严重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69.7 fL(正常值80.0-100.0)呈小细胞性贫血;血小板计数升高至92.2万/μL(正常值13万-40万)。
胸腹盆CT显示乳房肿块广泛浸润,尺寸达14.9×16.2×20.0 cm,呈囊实性混合表现。扫描同时发现多区域淋巴结显著肿大,肋骨及肺部存在可疑病灶,提示潜在转移性疾病(肿瘤扩散)。
患者病史与背景
患者自述27年前(32岁时)首次发现右乳可触及包块,当时乳腺影像检查提示良性病变未行活检。此后27年间医疗随访有限,主因需照顾幼子及工作生活压力所致。
肿块缓慢生长近二十年,近两年增速明显,伴皮肤破溃、不适及渗液,患者曾误认为慢性感染。月经史:10岁初潮,50岁绝经;孕产史:G1P1;曾连续15年使用激素避孕药,未接受激素替代治疗。
就诊时ECOG评分1级(0为完全活动,5为死亡)。母系姑妈有乳腺癌家族史。现与新英格兰地区成年儿子同住,经营小生意。偶饮酒,无吸烟史。
鉴别诊断:可能为何种疾病?
针对长期缓慢生长的乳房肿块,医疗团队考虑以下可能:
- 激素受体阳性(HR+)癌:占乳腺癌70%,依赖雌激素信号通路
- HER2阳性癌:占20%,由HER2通路激活驱动
- 三阴性乳腺癌:占浸润性肿瘤10%,ER/PR/HER2均阴性
27年超长病程使HER2阳性及三阴性乳腺癌可能性降低(二者通常早期即出现全身症状或转移)。临床表现亦不符合常见良性病变(如纤维腺瘤、囊肿等)。
其他需鉴别病变:
- 叶状肿瘤(纤维上皮性缓慢增生病变)
- 各种肉瘤(可局部进展无全身扩散)
- 腺样囊性癌(通常生长缓慢、转移受限)
- 其他原发癌转移灶
虽患者对医疗系统存在不信任感,但精神评估显示其认知功能正常、自知力完整且社会功能良好。
诊断方法与检测
所有疑似侵袭性乳房病变均需全面评估,包括全身影像学分期和组织病理学确诊。发现异常淋巴结或乳腺外病变时需额外取样以完善分期、评估预后及制定方案。
局部晚期肿瘤常伴疼痛、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需多学科干预。本例于局麻下行乳房肿块切开活检,病理结果对分型及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活检前肿瘤团队基于缓慢生长模式,推测低级别HR+/HER2-乳腺癌概率最高,但仍需排除肉瘤、腺样囊性癌等罕见侵袭性病变。
病理发现与最终诊断
活检病理显示真皮层筛状结构(孔状排列)癌浸润,管腔内见黏液样物质(胶状分泌物)。特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p63染色显示完整肌上皮细胞层
- CD117染色于管腔上皮细胞阳性
- MYB染色阳性——腺样囊性癌特征性标志
上述结果证实腺样囊性癌特有的双细胞群特征,排除筛状癌。补充检测显示ER/PR/HER2均阴性,虽属三阴性乳腺癌但呈现腺样囊性癌特殊亚型。
最终诊断为乳腺腺样囊性癌(占乳腺癌<1%),该诊断解释27年缓慢生长模式——此类癌通常呈惰性进展,转移潜能低于常见乳腺癌类型。
治疗方案:放疗与肿瘤内科治疗
鉴于肿瘤出血危及生命且家庭护理风险高,制定多学科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 行紧急放疗以实现止血、局部控制及转化可切除状态。采用三维适形光子放疗,每周5次共7周,总剂量70Gy/35次。同步顺铂化疗,靶区涵盖右乳、胸壁及腋窝(因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率低,未行预防性淋巴结照射)。
未受累皮肤区域外用莫米松减轻放疗反应,治疗末期使用甲硝唑乳膏控制肿瘤恶臭。出现预期副作用:乳房触痛、皮肤红斑及局灶性湿性脱屑。
分期与预后: 确诊IV期乳腺腺样囊性癌(cT4b, cNX, cM1)。淋巴结受累存疑(筛状亚型极少淋巴结转移),CT所见淋巴结可能为反应性增生。
临床启示
本病例提示:个人处境、医疗信任度及生活压力可能构成就医障碍。即使缓慢生长的乳腺异常也需医学评估——腺样囊性癌虽通常预后较好,但本例广泛局部进展导致严重贫血(出血所致)及中风相关神经症状。
罕见乳腺癌类型可呈现异于常见癌的特征:本例三阴性状态通常提示侵袭性,但腺样囊性变异型遵循独特生物学行为(进展缓慢)。多学科协作模式(肿瘤内科、放疗科、外科等)对处理复杂罕见病例至关重要。
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本案例为单例报告,结论不可推广至所有患者。27年未就诊病程即便对腺样囊性癌亦属极端,多数患者会因症状更早就医。
中风与乳腺癌的关联尚未明确(可能源于贫血或癌相关高凝状态),无法确立因果关系。放疗联合顺铂方案基于有限证据(该罕见病缺乏大型临床试验),借鉴自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经验。晚期患者的长期疗效仍属未知。
患者建议
- 及时就医:对任何新发或变化的乳房异常,无论进展快慢
- 保持定期随访:早期发现问题可显著改善治疗选择与预后
- :与医护人员探讨实际困难,寻求医疗支持
- 深入了解诊断:明确是否罕见亚型需特殊治疗方案
- 考虑遗传咨询:乳腺癌家族史可能影响筛查策略
确诊罕见癌症(如腺样囊性癌)者建议至兼具乳腺癌与罕见肿瘤诊疗经验的医疗中心就诊,以获取前沿方案及临床试验机会。本病例表明即使缓慢生长的乳房病变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强调定期自检及及时评估的重要性。
来源信息
原文标题:病例26-2024:一名患有失语症、贫血和乳房肿块的59岁女性
作者:Seth A. Wander(MD, PhD)、Janice N. Thai(MD)、Lori J. Wirth(MD)、Daniel E. Soto(MD)、Rebecca M. Kwait(MD)、Bayan A. Alzumaili(MD)
出版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4年8月22/29日,第391卷,第747-757页
DOI:10.1056/NEJMcpc2402489
本文基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行评审研究编写,在保留原始医学信息前提下进行患者友好型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