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纳他珠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抗CD20疗法。

Can we help?

这项综合研究纳入了59名多发性硬化患者,这些患者因安全性考虑从那他珠单抗转为抗CD20疗法(包括利妥昔单抗、奥瑞珠单抗或奥法木单抗)。研究结果显示,三种疗法均能有效预防疾病反弹并维持稳定的复发率,其中利妥昔单抗在降低年复发率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从0.65降至0.08)。值得注意的是,70%的残疾进展是由与复发活动无关的进展(PIRA)引起的,这凸显了即便采用有效治疗,控制潜在疾病活动仍是一项持续挑战。

那他珠单抗治疗后换用抗CD20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意义

目录

引言:研究背景与价值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特征为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纤维的髓鞘保护层。近十年来,疾病修正治疗(DMT)取得显著进展,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并减少复发。

那他珠单抗(商品名Tysabri)虽疗效显著,但存在引发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风险——这是一种由JC病毒(JCV)引起的罕见脑部感染。对于JCV阳性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患者,换用其他治疗方案成为必要选择。

本研究聚焦三种靶向CD20阳性免疫细胞的疗法:利妥昔单抗(MS超适应症用药)、奥瑞珠单抗(Ocrevus)和奥法妥木单抗(Kesimpta)。旨在探讨停用那他珠单抗后换用这些方案能否有效预防疾病反弹并维持病情稳定。

研究方法:设计与实施

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分析葡萄牙医疗中心59例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资料:

  • 均符合McDonald 2017版MS诊断标准
  • 年龄≥18岁
  • 已从那他珠单抗转换为三种抗CD20疗法之一
  • 新方案持续治疗≥6个月

收集数据包括:

  • 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
  • 临床基线(疾病分型、病程)
  • 治疗经历(那他珠单抗使用时长、转换原因)
  • 疗效指标:年复发率(ARR)、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及残疾进展

采用严格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中位随访时间28.58个月,确保充分观察治疗效应。

核心发现:数据与结果分析

59例患者中:23例(39%)换用利妥昔单抗,29例(49.2%)换用奥瑞珠单抗,7例(11.9%)换用奥法妥木单抗。女性占69.5%,91.5%为复发缓解型MS(RRMS)。

基线特征差异:

  • 利妥昔单抗组平均病程最长(11.0年),高于奥瑞珠单抗组(5.79年)和奥法妥木单抗组(6.29年)
  • 利妥昔单抗组转换前疾病活动度更高(ARR=0.65),另两组分别为0.03和0
  • 利妥昔单抗组基线残疾评分更高(EDSS=3.65),另两组分别为2.4和2.0

疗效分析:

利妥昔单抗组年复发率显著降低(0.65→0.08,p=0.007),但EDSS评分从3.65升至4.15(p=0.022)。

奥瑞珠单抗组复发率(0.03→0.07,p=0.285)和残疾评分(2.40→2.52,p=0.058)均无显著变化;奥法妥木单抗组维持零复发,残疾评分稳定(2.00→2.14,p=0.317)。

残疾进展:

10例患者(16.9%)出现残疾进展,其中70%属于复发无关进展活动(PIRA),即无临床复发或新发MRI病灶的隐性进展。

安全性及治疗调整:

13例患者(22%)因以下原因更换治疗方案:

  • 疗效不足(8例):表现为复发、MRI活动或临床进展
  • 安全性问题(3例):包括反复感染等
  • 不良事件(2例):以感染为主

奥法妥木单抗组未报告重大安全性事件。

临床启示:对诊疗实践的影响

本研究证实三种抗CD20疗法均可作为停用那他珠单抗后的有效替代方案,未出现疾病反弹现象——这是高效治疗转换中的关键关注点。

70%残疾进展表现为PIRA的发现尤为重要,提示即使炎症活动得到控制,疾病仍可能隐性进展。这要求治疗方案需兼顾显性炎症控制和隐性进展抑制。

对于拟转换治疗的患者,抗CD20疗法可提供平稳过渡和持续疾病控制。具体药物选择应综合病程、活动度、给药频率及副作用偏好等个体化因素。

研究局限:未解决的问题

需注意以下局限性:

样本量有限(尤其奥法妥木单抗组仅7例),影响结论普适性。

组间基线不平衡(利妥昔单抗组病程更长、活动度更高),限制直接疗效比较。

奥法妥木单抗组随访时间较短(平均6.86个月),另两组分别为48.57个月和17.97个月,长期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回顾性设计存在潜在混杂因素,随机对照试验能提供更高级别证据,但实施难度较大。

实用建议:患者行动指南

基于本研究,建议患者:

  1. 积极讨论抗CD20治疗方案,若因JCV阳性等原因需停用那他珠单抗,这些疗法可有效预防疾病反弹
  2. 认知残疾进展的隐匿性:即使无临床复发,仍需定期评估残疾进展
  3. 结合个体病史选择治疗:病程长、残疾重的患者可能与早期患者反应不同
  4. 坚持定期复诊:本研究22%患者因疗效或安全性问题更换方案,凸显持续监测的重要性
  5. 与医生探讨疾病隐匿进展:高PIRA发生率表明需关注超越复发控制的综合治疗策略

文献来源

原文标题:停用那他珠单抗后抗CD20疗法的有效性:一项队列研究的见解

作者:Carolina Cunha, Sara Matos, Catarina Bernardes, Inês Carvalho, João Cardoso, Isabel Campelo, Carla Nunes, Carmo Macário, Lívia Sousa, Sónia Batista, Inês Correia

期刊:Multiple Sclerosis and Related Disorders, Volume 101, 2025, 106564

注:本文基于同行评审研究进行科普化改编,保留全部关键数据的同时提升可读性,供非医学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