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例报告详细记录了一名19岁女性患者的诊疗过程。该患者突发癫痫、言语障碍及精神异常症状。经过全面检查与多次就医,最终确诊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NMDA受体脑炎)。这是一种因免疫系统攻击脑细胞而导致的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卵巢畸胎瘤(一种卵巢肿瘤)引发。在接受肿瘤切除及免疫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认识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一位年轻女性的诊疗历程
目录
病例呈现:急性起病的症状
一名既往健康的19岁女性因10天内出现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症状,被收入麻省总医院。病情初始表现为言语迟缓、右臂间歇性颤抖和麻木。入院前7天,有人目睹她在地铁站台突发全身抽搐后倒地。
急救人员抵达时,患者意识模糊、流涎并伴有舌咬伤。在转运至另一家医院急诊科途中,她逐渐恢复意识,但对地铁事件全无记忆。初步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未见异常,但血液检查显示乳酸水平升高至13.9 mmol/L(正常范围:0.7-2.1 mmol/L),肌酸激酶为84 U/L(正常范围:30-135 U/L)。
其他血液检查指标,包括电解质、血糖、肝酶、肾功能和全血细胞计数均正常。脑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平扫也未发现异常。尽管检查结果无特殊,患者仍被收住院以便进一步观察。
初期诊疗过程与检查
在外院住院首日,患者出现三次突发性强烈恐惧感,每次伴随60-90秒的全身抽搐。第三次发作时,她呼吸暂停,室内空气下血氧饱和度降至50%。医疗团队立即给予吸氧,并开始静脉注射劳拉西泮和左乙拉西坦(抗癫痫药物)。
住院第二日,医生加用了拉莫三嗪(另一种抗癫痫药)。患者持续存在口吃样言语。第三日进行的脑电图(EEG)未检测到癫痫放电或异常脑电活动。第五日出院时,医嘱继续服用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嗪,并安排神经科随访。
出院返家途中,父母注意到她出现节律性口部动作和右臂颤抖。与之交流时,她目光呆滞、无应答。返回急诊科时患者已不能言语,但能用手机打字沟通。再次住院期间,她仍有间歇性缄默和右侧肢体抽搐。据报道复查脑电图正常,三日后再次出院。
第二次出院后第一天,右臂麻木、抽搐和间歇性缄默持续存在。父母遂带她至麻省总医院急诊科寻求进一步评估。
鉴别诊断:全面分析可能性
医疗团队将其复杂表现归纳为三类:癫痫样发作、紧张症(一种影响运动和行为的精神神经疾病)以及精神症状。初始倒地伴抽搐、意识模糊和乳酸升高提示全面性癫痫发作。右侧症状和恐惧感符合左侧顶叶起源的局灶性癫痫。
然而,多个特征不符合典型癫痫:尽管使用抗癫痫药,症状仍持续;多次脑电图未见异常放电。其逐渐出现的怪异行为、多变的言语模式和偶发缄默提示紧张症可能。思维紊乱和精神病性症状则指向精神障碍。
团队系统评估并排除了以下可能:
- 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在受控医疗环境下症状持续,故可能性低
- 感染性疾病: 考虑过单纯疱疹病毒(HSV)、莱姆病、结核和脑囊尾蚴病,但相关检测阴性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狼疮和血管炎因影像学正常且缺乏典型表现而可能性低
- 代谢/内分泌疾病: 血液检查正常,基本可排除
- 遗传性疾病: 无肝脏症状,威尔逊病可能性低
团队最终聚焦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特别是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NMDA受体)脑炎。该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常表现为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和运动障碍,多与卵巢畸胎瘤相关,且脑部MRI常无异常(约50%病例)。
最终诊断与治疗方案
在等待抗体检测结果期间,医疗团队初步诊断为抗NMDA受体脑炎。腰椎穿刺显示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9个/微升(正常:0-5),其中89%为淋巴细胞,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脑脊液葡萄糖和蛋白水平正常。
住院第3日开始经验性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激素),第6日加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这些免疫抑制治疗旨在减少攻击脑部NMDA受体的抗体。影像学检查发现17厘米卵巢肿块,内含脂肪、钙化和软组织,符合未成熟畸胎瘤表现。
住院第7日,患者接受左卵巢及输卵管切除术和右卵巢囊肿切除术。病理检查证实为未成熟畸胎瘤,含原始神经上皮成分。
病理发现:明确病因
手术标本重要发现:左卵巢直径16.5厘米,包含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成熟组织,符合畸胎瘤特征。关键的是,约70%肿瘤体积为未成熟神经上皮组织,原始细胞显示活跃有丝分裂。
此外,约30%肿瘤成分符合卵黄囊瘤。免疫组化显示未成熟畸胎瘤和卵黄囊瘤区域glypican-3均阳性。住院第11日,血清检测确认存在靶向NMDA受体NR1亚基的抗体,确诊抗NMDA受体脑炎。
临床启示
本例为类似症状的患者及家庭提供多个重要提示:抗NMDA受体脑炎好发于年轻女性,常表现为精神症状、癫痫发作、运动障碍和认知改变。该病易被误诊为原发性精神病,但神经症状的存在应警惕自身免疫性病因。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该病常与卵巢畸胎瘤相关(约50%年轻女性患者),因此盆腔成像是诊断评估的重要环节。治疗包括免疫疗法(激素和IVIG)及肿瘤切除,多能显著改善症状。
患者及家属需知康复过程可能较长,常需数月到数年,且可能需要全面康复治疗。但通过适当治疗,约80%患者可获得良好功能恢复,尽管部分可能残留认知或行为问题。
诊断局限性与挑战
本例凸显若干诊断难点:初期脑电图和MRI正常延误诊断,因这些检查在早期抗NMDA受体脑炎中常呈阴性。精神症状最初掩盖神经表现,体现了此类病例的复杂性。
NMDA受体抗体检测需7-10日,造成诊断空窗期,医生需凭临床疑诊制定治疗决策。本例因样本量不足未完成脑脊液抗体检测,但血清检测已满足诊断需求。
案例还显示症状随时间演变的特征:从癫痫样发作开始,逐渐发展为运动障碍和精神症状。这种进展模式虽具特征性,但易被误判为不同疾病而非同一病情的不同表现。
患者建议与核心要点
对于经历类似症状的患者及家庭,本案例提供以下建议:
- 寻求全面评估:当神经与精神症状并存时,尤其是年轻女性
- 坚持追查病因:若初始检查正常但症状持续或治疗无效
- 考虑自身免疫性脑炎:面对复杂神经精神症状时作为鉴别方向
- 确保完整检测:疑似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年轻女性应包含盆腔成像
- 理解康复需时:可能需要神经科、精神科及康复团队的多学科协作
本案例表明,对神经精神症状需考虑自身免疫性病因,并关注年轻女性中卵巢畸胎瘤与抗NMDA受体脑炎的关联。早期肿瘤切除联合免疫治疗为康复提供最佳机会。
信息来源
原文标题: 病例22-2025:一名伴癫痫样活动和怪异行为的19岁女性
作者: Judith A. Restrepo(医学博士)、Amirkasra Mojtahed(医学博士)、Leah W. Morelli(医学博士)、Nagagopal Venna(医学博士)、Gulisa Turashvili(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出版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5年7月31日,第393卷,第488-496页
数字对象标识符: 10.1056/NEJMcpc2412531
本文基于麻省总医院病例记录中的同行评审研究,以患者友好形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