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目前有两种安全的治疗方案:立即手术(阑尾切除术)或初始抗生素治疗。一项涵盖超过4000名患者的大型研究显示,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约60-70%可暂时避免手术,但其中30-40%可能在5年内仍需接受阑尾切除术。与手术相比,抗生素治疗可缩短功能障碍时间(4-7天 vs 7-19天),且生活质量相当;而阑尾切除术能提供确定性治疗,且死亡率极低(0.05%)。需要注意的是,阑尾粪石的存在(约占病例的25%)会增加抗生素治疗后需手术的可能性。
了解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选择
目录
- 引言:什么是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
- 治疗选择:手术与抗生素治疗
- 关键研究及发现
- 治疗成功率与预后
- 潜在并发症与风险
- 恢复过程与生活质量比较
- 共同决策:选择治疗方案
- 治疗详情:预期过程
- 研究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 患者建议与后续步骤
- 信息来源
引言:什么是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手术原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终生患病风险约为7-8%,其中10-19岁为高发期。非复杂性阑尾炎指炎症局限于阑尾,未发生穿孔、脓肿或广泛感染,约占所有阑尾炎病例的80%。
传统上,阑尾炎仅通过紧急手术(阑尾切除术)治疗。然而过去三十年间,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对于合适的患者,单用抗生素治疗可作为安全的初始策略。本文基于最新医学研究,解释两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帮助患者做出知情决策。
治疗选择:手术与抗生素治疗
确诊为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患者现有两种循证治疗方案:
- 阑尾切除术(手术):通过开腹或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阑尾
- 非手术治疗:初始采用抗生素治疗、疼痛控制及密切监测,无效或复发者保留手术选项
阑尾切除术需全身麻醉,通常需住院,但部分病例可门诊完成。在欧美国家,多数手术采用腹腔镜方式,相比开腹手术伤口感染更少、恢复更快,但费用可能更高。
非手术治疗包括7-10天抗生素疗程、疼痛管理及严密随访。该方法通常无需住院,且在适当监测下不会增加阑尾穿孔风险。
关键研究及发现
支持两种治疗方案的证据来自涉及4000余名患者的多项研究。其中三项主要研究构成了理解基础:
- APPAC试验(芬兰):一项纳入530名成人、随访5年的随机对照试验
- CODA试验(美国):一项纳入1552名成人、报告90天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
- MWPSC研究(儿科):规模最大的儿科试验,涉及10家儿童医院的1068名7-17岁儿童,随访1年
这些研究采用影像学检查(成人CT扫描、儿童超声)确认非复杂性阑尾炎诊断。多数研究排除阑尾粪石患者(约25%病例存在钙化沉积物),但CODA试验纳入了此类患者。
治疗成功率与预后
抗生素治疗避免手术的可能性因患者特征和随访时长而异:
- APPAC试验:94%患者抗生素初始治疗有效,但27%在1年内接受手术
- MWPSC研究(儿童):抗生素初始应答率86%,33%在1年内手术
- CODA试验:无阑尾粪石患者初始应答率92%,有粪石者为78%
CODA试验90天时,无粪石患者手术率为25%,有粪石者为41%。长期数据显示,约30-40%抗生素治疗患者最终在5年内(多在前1-2年)接受手术。
非复杂性阑尾炎手术30天死亡率极低(约0.05%),但老年患者死亡率约为青少年的两倍。
潜在并发症与风险
两种治疗方案风险特征不同:
抗生素治疗中,阑尾粪石患者并发症率更高。CODA试验显示,接受抗生素治疗的粪石患者并发症率达14%(如任何尺寸脓肿),手术组为3%。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6% vs 4%)。
三项主要研究均无死亡病例。重要的是,研究显示抗生素治疗期间延迟手术不会增加穿孔风险。CODA试验发现无粪石患者抗生素治疗的穿孔率反而低于手术组。
阑尾切除术中发现癌症的风险极低(一项21069例研究为0.9%),50岁以下患者风险更低。APPAC试验中,272例手术患者发现4例癌症(均于术中发现),260例抗生素治疗患者5年随访未见癌症。
恢复过程与生活质量比较
两种方案恢复时间差异显著:
- 功能障碍天数:抗生素治疗显著更少——APPAC试验中7天 vs 19天,MWPSC研究中4天 vs 7天
- CODA试验:抗生素组90天内平均功能障碍天数更少(5天 vs 8天)
- 生活质量:所有研究显示两组标准化评估结果相似
医疗资源使用模式不同。CODA试验中,抗生素组初始住院时长相同(平均1.3天),但90天内再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更高(分别为24% vs 5%和9% vs 5%)。MWPSC研究中,抗生素治疗儿童再住院更多,但其他急诊就诊更少。
共同决策:选择治疗方案
现代医疗强调共同决策,医患需根据个体情况与偏好商讨方案。医生应客观介绍两种方案,不偏袒任一方。
重要考虑因素包括:
- 个人及家庭责任(抗生素治疗可能更快返工/照护)
- 既往手术经历
- 随访护理的时间灵活性
- 旅行计划(复发可能发生在异地)
- 预期自付费用
- 对不确定性与确定性治疗的耐受度
患者可放心考虑选项——基于现有证据,“发炎阑尾不立即手术必然穿孔”的过时观念已被摒弃。
治疗详情:预期过程
疼痛管理应在最终决策前开始。研究表明疼痛控制不会影响诊断准确性。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术前使用安全,不增加出血风险,可减少阿片类药物需求。
抗生素方案应覆盖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通常包括:
- 初始静脉抗生素,部分转为口服
- 常用方案含甲硝唑联合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
- 总疗程7-10天
- 部分患者可能仅用口服抗生素,但该方案未证明与静脉/口服联合疗法等效
恢复预期因方案而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多数患者次日出院,1-2周内恢复正常活动,3-5天内避免剧烈运动。抗生素治疗通常约2天内症状缓解,近半患者24小时内显著改善。
研究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尽管证据充分,仍需考虑以下局限:
- 多数研究排除特定风险因素患者(免疫缺陷、炎症性肠病、妊娠)
- 部分试验排除症状超48小时、白细胞计数极高或阑尾直径过大者
- CODA试验是唯一纳入阑尾粪石患者的主要研究
- 手术技术各异(APPAC多开腹,CODA和MWPSC多腹腔镜)
- 5年以上长期数据有限
约8%CT疑似阑尾炎的成人术中发现阑尾正常。此外,多达20%CT诊断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术中发现阑尾穿孔或脓肿。
患者建议与后续步骤
基于现有证据,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应:
- 与医疗提供者充分讨论两种方案
- 考虑个人情况——工作/家庭责任、不确定性耐受度及偏好
- 了解可能降低抗生素治疗成功率的因素:
- 存在阑尾粪石(25%病例)
- 年龄超过45岁
- 症状持续超48小时
- 发热或炎症标志物升高
- 影像显示腔外液体或气体
- 确保充分疼痛控制(无论选择何种治疗)
- 承诺必要随访(尤其选择抗生素治疗时)
- 症状加重或变化时立即就医(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案)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2018年)和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2019年)等专业学会的指南现已承认,对于非复杂性阑尾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均为合理选择。
信息来源
原文标题:《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作者:David A. Talan 医学博士与 Salomone Di Saverio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出版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1年9月16日,第385卷,第12期,1116-1123页
DOI: 10.1056/NEJMcp2107675
本文为面向患者的通俗解读,基于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旨在将复杂的医学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供具备一定教育背景的患者参考。个人医疗建议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