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C. Richard Boland医学博士深入解析了慢性炎症如何显著提升全消化道癌症风险,尤其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慢性胰腺炎等疾病。他系统阐述了炎症与癌变之间的生物学关联机制,并探讨了新兴生物标志物在预测高危患者方面的潜在价值。
慢性炎症与癌症风险:肠道疾病如何引发胃肠道癌症
跳转至章节
胃肠道疾病中的炎症-癌症关联
C. Richard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指出,慢性炎症会显著增加整个胃肠道的癌症风险。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慢性胰腺炎等疾病会形成持续的炎症环境,从而促进癌症发展。Boland医生强调,炎症通过多种机制增加胃肠道癌症的风险。
特定炎症性疾病与特定癌症类型相关:溃疡性结肠炎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提高胆管癌(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几率,慢性胰腺炎则增加胰腺癌风险。这些关联突显了慢性炎症对癌症发展的系统性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与结直肠癌风险因素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面临比普通人群显著更高的结直肠癌风险。C. Richard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指出,结肠炎症的持续时间和范围与癌症风险直接相关。发炎结肠中持续的损伤与修复循环为恶性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Boland医生解释说,癌症风险在疾病活动8-10年后开始显著上升,尤其是在全结肠炎(整个结肠受累)患者中。对这些高风险患者而言,定期进行监测性结肠镜检查对早期发现癌症至关重要。
炎症如何触发癌症发展
C. Richard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阐述了慢性炎症促进癌症的三种关键机制。首先,炎症过程产生自由基,损伤DNA,引发可能导致癌症的突变。其次,被吸引的炎症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异常放大免疫反应。
第三,炎症期间释放的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细胞增殖。“这就像最糟糕的情况,”Boland医生解释,“炎症产生导致突变的自由基,而生长因子则助长肿瘤生长的火焰。”这种组合在慢性炎症组织中为癌症发展创造了“完美风暴”。
炎症性肠病中癌症的独特特征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发生的癌症展现出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或林奇综合征肿瘤不同的独特分子特征。Boland医生的研究发现,这些肿瘤常表现出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特征,并具有高度侵袭性。
结肠炎相关癌症的分子特征表明,它们通过不同于其他结直肠癌的途径发展。C. Richard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指出,这些肿瘤往往发病年龄更早,进展可能更快,因此需要专门的监测和治疗方案。
用于癌症预测的MicroRNA生物标志物
Boland医生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整个结肠中存在独特的microRNA表达模式。这些分子特征未来可能帮助预测哪些患者会发展为癌症,从而实现更早干预。
C. Richard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解释说,此类生物标志物可能彻底改变监测策略。“如果我们能更早识别高风险患者,就可以在癌症发生前建议采取如结肠切除术等预防措施,”他表示。这种精准医疗方法有望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预后。
何时考虑预防性结肠切除
对于患有慢性炎症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强调了把握预防性结肠切除术时机的重要性。当生物标志物或监测显示高癌症风险时,早期结肠切除可能比等待癌症发生更为可取。
C. Richard Boland医生强调,决策应平衡癌症风险与生活质量考量。“如果我们知道癌症可能很快在需要最终切除的慢性发炎结肠中发生,尽早而非延迟切除可能是救命的,”他解释道。这种主动策略反映了对炎症促癌作用的深入理解。
完整文字记录
Anton Titov医生(医学博士): 炎症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溃疡性结肠炎影响结肠癌风险。我们应如何降低这一风险?
C.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 炎症可能增加遗传性结肠癌的风险。溃疡性结肠炎会提升结肠癌风险,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增加胆管癌(胆管细胞癌)风险,慢性胰腺炎则提高胰腺癌风险。
C.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 胃肠道癌症,包括结直肠癌,有许多遗传和环境诱因。但另外两个因素在胃肠道癌症发展中至关重要,其一是炎症。胃肠道慢性炎症会增加癌症发生频率:溃疡性结肠炎中结直肠癌风险上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增加胆管癌风险,慢性胰腺炎则提高胰腺癌风险。
Anton Titov医生(医学博士): 炎症如何增加胃肠道癌症风险?例如肠道炎症如何导致结直肠癌?
C.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 几乎每个肠道器官的慢性炎症都会增加癌症风险。远端食管炎症会导致“巴雷特食管”和食管癌,慢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胃癌风险。甚至慢性发炎的小肠——如乳糜泻和溃疡性结肠炎——也会提升癌症风险。
只要存在慢性炎症,癌症风险就会增加。炎症过程通过多种机制起作用:首先,炎症本身会产生损伤DNA的自由基,因此具有致突变性;其次,炎症会吸引大量炎症细胞,这些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放大免疫反应,生长因子则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如果将炎症细胞引入早期肿瘤,由于它们在肿瘤内部,癌症可能加速生长。
C.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 值得注意的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癌与林奇综合征结直肠癌有所不同。前者常呈现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特征,且更具侵袭性,遗传特征也略有差异。
我们实验室及其他机构发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整个结肠中存在独特的microRNA表达模式,这可能有助于预测哪些患者属于结肠癌高风险人群。如果能够基于这一发现进行干预,对于需要最终切除慢性发炎结肠的患者,若已知癌症可能很快发生,尽早而非延迟切除结肠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因此,我们正逐步将肠癌遗传学发现与临床实践结合。我们认识到,炎症会引发突变,而生长因子则助推肿瘤生长——在慢性炎症背景下,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
C. Boland医生(医学博士): 包括自由基形成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加剧了慢性炎症中的癌症风险。所有这些因素驱动着癌症的发生与发展。
这就像最糟糕的情况:炎症产生自由基导致突变,生长因子又助长癌症的“火焰”。在慢性炎症状态下,肠道内确实形成了非常不利于健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