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生物学领域的权威专家马特·凯伯莱因博士(Matt Kaeberlein, MD, PhD)展望了抗衰老研究的未来方向。他分析了雷帕霉素(rapamycin)与二甲双胍(metformin)研究的持续价值,着重介绍了表观遗传重编程、干细胞疗法等新兴前沿领域,并对人类健康寿命延长十年乃至更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展望。本次访谈深入剖析了长寿科学中已知的未解之谜与可能出现的范式变革。
抗衰老研究的未来方向:从雷帕霉素到表观遗传重编程
跳转至章节
当前干预措施与未来临床试验
Matt Kaeberlein博士指出,雷帕霉素、二甲双胍和热量限制仍将是衰老研究的重点领域。他向Anton Titov博士表示,未来五到十年将产生关键数据。研究人员将开展真正的随机临床试验,重点评估这些干预措施对健康寿命(healthspan)的影响,而非单纯延长寿命。
Kaeberlein博士预计,关于这些干预措施的风险和疗效数据将显著改善。这项研究将为年龄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明确指导,推动该领域从个案报告转向可靠的临床证据。
表观遗传时钟与衰老生物标志物
表观遗传变化会随衰老发生可预测的改变,这构成了表观遗传时钟(epigenetic clocks)的基础。Matt Kaeberlein博士解释,这些时钟可用于测量生物衰老进程。在与Anton Titov博士的对话中,他探讨了其在个性化衰老评估方面的潜力。
未来十年,衰老生物标志物的研发将获得大量投入。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个体化预测特征,最终可能用于判断抗衰老干预对特定个体是否有效。Kaeberlein博士提醒,目前商业领域关于生物年龄检测的宣称尚不成熟。
表观遗传重编程的潜力与挑战
使用山中因子(Yamanaka factors)进行表观遗传重编程是当前的前沿技术。Matt Kaeberlein博士描述了恢复年轻表观遗传标记所带来的兴奋。这项技术可能使衰老生物体的细胞和组织恢复年轻状态。
Kaeberlein博士指出表观遗传重编程面临两个关键未知:一是能否显著恢复健康寿命或延长寿命,二是安全性与潜在意外后果。Altos Labs等公司正在该领域投入大量研究资源。
针对衰老的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疗法与表观遗传重编程同属新兴领域。Matt Kaeberlein博士表示,虽然干细胞疗法相对成熟,但仍缺乏可靠数据。在与Anton Titov博士讨论时,他对当前的相关宣称持谨慎态度。
目前支持干细胞疗法能改善功能或延长寿命的证据有限,但许多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这一方向。Kaeberlein博士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将出现更确凿的研究数据。
长寿研究的潜在范式转变
Matt Kaeberlein博士探讨了衰老研究发生重大范式转变的可能性。他承认新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意外发现可能彻底改变抗衰老领域的研究格局。
虽然当前干预措施可能延长健康寿命数十年,但突破性技术或能实现更大跨越。Kaeberlein博士对此保持开放态度,同时保持现实预期,认为衰老研究的未知领域可能催生变革性方法。
健康寿命对社会的影响
将人类健康寿命延长10-20年将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Matt Kaeberlein博士强调,这将极大改善生活质量。他告诉Anton Titov博士,这一目标在当前研究方向上具有现实可行性。
此类进步将使数亿人及其宠物受益。Kaeberlein博士特别指出,健康寿命的延长比单纯延长寿命更重要,因为这确保人们享受的是健康的岁月,而非延长的衰退期。
完整文字记录
Anton Titov博士: Kaeberlein教授,衰老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未来十年我们还会继续讨论二甲双胍、雷帕霉素、热量限制吗?有哪些新动向?衰老研究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既有已知的未知,还有未知的未知。衰老研究中的这些是什么?
Matt Kaeberlein博士: 我认为是的,我们还会继续关注雷帕霉素、二甲双胍和热量限制。这些领域有很多研究人员在开展工作。未来五到十年,研究将继续推进。
我希望我们能开始理解这些干预措施对健康寿命的影响程度——可能不是人类的寿命,而是健康寿命。我认为我们将看到真正的随机临床试验,以及关于雷帕霉素和二甲双胍用于各种年龄相关疾病的个案报告和数据收集。
我确信这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实现。对于雷帕霉素或二甲双胍等已知的未知,未来五年我们将对风险和疗效有更好的把握。
目前领域内有些令人兴奋但长期效用、价值和疗效尚不明确的领域。表观遗传重编程就是其中之一,这方面有很多研究热点。
我们知道随着年龄增长,表观遗传变化会以可预测的方式发生。这就是表观遗传时钟概念的来源——可以通过测量表观基因组中的这些变化来评估衰老。由于这些变化具有可预测性,它们能提供关于实际年龄的信息,或许还能反映生物年龄。
我认为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表观遗传时钟在衰老时钟或更广泛的衰老生物标志物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这将是未来十年的重点投资和研究领域。
我们能否开发个性化、个体化的预测特征,能在个体层面揭示生物衰老进程,并可能显示特定干预(如雷帕霉素或热量限制)的疗效?根据你的个性化生物年龄特征,干预是否对你有效?
我们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有距离。不幸的是,已有不严谨的商业机构在销售声称能做到这一点的产品。他们在误导消费者——实际上还做不到。但我认为未来五到十年我们可能实现突破。衰老时钟领域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值得密切关注。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表观遗传衰老和随年龄发生的表观基因组变化。关于逆转这些变化的理念引起了大量热情和兴趣,这就是表观遗传山中因子的应用领域——即我们可以将表观遗传标记恢复到类似年轻表观基因组的状态,并可能使衰老动物或最终人体的细胞和组织功能恢复年轻态。
这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领域。我相信许多观众知道Altos Labs正专注于这个方向。他们显然相信其中的潜力,不仅针对衰老,还可能用于人类多种再生医学应用。
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这是一个未知数。我们知道这在细胞层面可行,但在动物或人类中是否有效尚属未知。
我认为这有两个关键问题:一、它是否真的有效?能否通过表观遗传重编程显著恢复健康寿命或延长小鼠或人类的寿命?这尚未得到证实。
二、即使可行,是否安全?会否存在意外后果,从实际应用角度使其不适用于此类干预?所以这是一个未知领域——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我的感觉是五年后我们可能会更清楚。当然,十年内我们甚至可能还无法完全知晓答案。我认为这是一个我高度关注的领域,我们只能保持关注。
该领域将获得大量投资,因此会取得快速进展。我把干细胞疗法归为同类。尽管这些疗法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在我看来,尚无充分证据支持干细胞疗法能对功能或寿命产生显著效果。但我认为有很多人在研究这个方向,这是有道理的。未来五到十年我们会获得更多数据。
什么是未知的未知?我认为这很难回答,因为它是未知的。广义而言,我思考的问题是是否会看到我认为的领域重大范式转变。
我不会说我对这种情况持乐观态度。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正在加速变化,新技术不断涌现。
我认为有可能出现一些未预料到的重大发现改变局面。目前,对于雷帕霉素、二甲双胍以及人们研究的各种药理或遗传干预,乐观估计我们能在人类健康寿命上取得比一二十年更好的成果。
不是说不可能实现更大突破,但这是我的预测。我们将看到表观遗传重编程能做什么。但我不乐观它能比人们当前研究的干预措施做得更好,甚至可能不如其有用。
会否出现范式转变并能超越于此?我认为这无法回答。但有可能发生。我无法说会是什么,因为它是未知的,但我认为可能发生。
我希望如此,因为这将使整个领域更令人兴奋和具有现实意义。但我不想贬低现有研究的影响。如果我们成功将典型人群的人类健康寿命延长20年,那将是重大成就。
必须认识到这本身将产生的影响。我认为这非常现实。以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如果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我会感到失望。
我不想贬低使用当前策略靶向生物衰老的价值,及其可能对社会和数亿人——及其宠物——生活质量产生的潜在影响。所以我认为重要的是保持视角——这是继续追求真正有价值且重要的事情。
Anton Titov博士: 嗯,额外十年的健康寿命无疑将是巨大奖赏。而且重要的是强调健康寿命,而不仅仅是寿命。
Matt Kaeberlein博士: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