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与移植领域的顶尖专家帕斯卡尔·勒普林斯医学博士强调了家属在重症监护室(ICU)陪护的至关重要性。他指出,家属不仅能为患者提供关键的心理支持,还能通过及早发现医疗问题,成为照护团队的重要合作伙伴。勒普林斯博士提倡采用协作团队模式,即医生、护士与患者家属紧密配合,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这一模式在患者无法自主参与决策时尤为关键。
重症监护室(ICU)家属陪伴:患者护理与安全的关键环节
章节导航
ICU家属陪伴的益处
医学博士帕斯卡尔·勒普林斯(Pascal Leprince)指出,允许家属留在甚至陪宿ICU病房内具有显著优势。这一做法获得劳伦斯·H·科恩(Lawrence H. Cohn)教授等顶尖外科医生的支持,已成为现代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的重要基石。其价值远超提供舒适感,更能为危重患者带来切实的临床与安全效益。
对患者的心理支持
家属陪伴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患者提供深层次的心理支持。ICU中的脆弱状态常令人恐惧且孤立,亲人的熟悉面孔能带来慰藉、缓解焦虑,并在高强度的医疗危机中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与情绪状态。这种支持作为非药物干预手段,与医疗治疗相辅相成。
家属早期发现问题
帕斯卡尔·勒普林斯博士特别强调了一个常被忽视的优势:家属可能比医护人员更早察觉突发问题。由于对亲人的高度关注,家属往往能捕捉到病情、呼吸或反应能力的细微变化,而这些变化忙碌的护士在巡查时可能忽略。这种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干预,在重症监护中可能避免并发症并提升患者安全。
护患比例的影响
护理人力配置的差异进一步凸显了家属作为"额外眼睛"的重要性。勒普林斯博士对比了美国ICU常见的一对一护患模式与欧洲的现实情况——后者一名护士常需负责两到三名危重患者。在这些场景下,家属成为监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弥补了护士无法时刻值守的局限。
参与式医疗模式
这一做法完美契合"P4医学"模式(其中一"P"代表"参与性")。安东·季托夫(Anton Titov)博士与勒普林斯博士一致认为,当患者因镇静、无意识或虚弱无法沟通时,家属的参与即成为患者的代言。通过积极介入护理过程,家属能确保患者的需求和偏好被充分代表并融入治疗决策。
医疗团队协作
帕斯卡尔·勒普林斯博士主张打破临床团队与家属间的传统壁垒。理想模式应是真正的团队协作——医生、护士和家属成为共同致力于患者康复目标的联合伙伴。这种协作摒弃了医生单方面主导的家长式体系,构建出一个从多维度惠及患者的支持性生态系统。
完整文字记录
医学博士安东·季托夫: 您强调了一个重要观点:即使是在ICU护理中,家属也应被允许陪伴患者。这与劳伦斯·H·科恩教授先前讨论的观点一致,您进一步证实了其价值。
医学博士帕斯卡尔·勒普林斯: 确实至关重要——让家属留在病房陪伴亲人。我认为这具有双重意义:首要的是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另一个较少被提及但同样关键的是,家属可能比护士更早发现问题。
因为家属会高度关注亲人。法国的情况与美国不同——美国ICU通常采用一名护士对应一名患者的模式,便于密切观察。但在欧洲许多国家,一名护士需要照顾两到三名危重患者,无法时刻陪伴每位患者。此时家属的留守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能及时通报异常情况并提醒护士,尤其当患者无法自主呼救时。这正是支持家属陪伴的另一个重要理由。
医学博士安东·季托夫: 这个观点非常有趣。正如P4医学(预测性、预防性、个性化、参与性)中所强调的,"参与性"正体现在家属介入护理的过程中。
医学博士帕斯卡尔·勒普林斯: 我完全认同参与的重要性。我们正在打破临床团队与家属之间的隔阂,让所有人共同为患者康复努力。当患者因镇静、ICU治疗或虚弱难以主动参与时,家属的介入与护理团队的工作具有同等重要性。这才是真正的团队协作——患者、医生、家属都是平等组成部分,而非由医生单向主导治疗。这是双向的互动,我坚信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