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反流手术领域权威专家、医学博士贾里·拉萨宁医生解析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手术的长期失败率。他指出,胃底折叠术在术后10-15年可能出现功能减退的情况。拉萨宁博士同时强调了术后持续内镜监测的重要性,并阐释了即使手术成功,质子泵抑制剂(PPI)仍可能发挥的辅助治疗作用。本次访谈还探讨了未受控制的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引发的严重致命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病抗反流手术的长期疗效与风险
跳转至章节
手术成功与局限性
抗反流手术是治疗重度胃食管反流病的高效初始方案。Jari Rasanen医学博士指出,成功的胃底折叠术能够完全阻断持续性反流。该手术通过构建阀门机制,有效阻止胃酸进入食管。
然而,Rasanen博士的研究也揭示了显著的长期局限性:胃底折叠术形成的手术瓣膜往往会随时间推移逐渐松弛。这种机械性失效通常发生在术后10至15年。因此,患者不应期望单次手术的效果能够终身维持。目前数据显示,手术疗效的最长保障期约为15到20年。
术后质子泵抑制剂(PPI)用药
质子泵抑制剂(PPI)在术后治疗中扮演的角色需重新评估。Jari Rasanen医学博士解释道,若抗反流手术完全成功,PPI并不能带来额外获益。功能正常的胃底折叠术可以消除长期抑酸治疗的必要。
与Anton Titov医学博士的对话突显了一个重要临床区分:当手术完全奏效时,药物治疗与手术干预并不产生协同效应。患者不应在成功手术后盲目继续使用PPI,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长期用药及其潜在副作用。
内镜癌症监测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需定期接受内镜监测。Jari Rasanen医学博士强调,上消化道内镜和胃镜检查至关重要。这一监测策略有助于医生及早发现食管癌变迹象。
内镜检查能够早期识别癌前病变(即异型增生)。发现食管黏膜异型增生后,医生可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在异常细胞进展为浸润性腺癌前进行治疗。这种严密监测是胃食管反流病长期管理的基石,与具体治疗方式无关。
危及生命的胃食管反流病并发症
未经治疗或控制不佳的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危及生命。Jari Rasanen医学博士描述了酸性胃反流物对食管组织的毒性作用:这种慢性刺激可导致食管黏膜形成深部溃疡。
这些溃疡属于严重医疗急症,重症情况下可能进展为食管壁完全穿孔。食管穿孔会使胃内容物渗入胸腔,引发严重感染,需要立即手术干预,否则可能致命。
反流误吸与肺炎
胃食管反流病的另一个致命并发症是肺误吸。Jari Rasanen医学博士解释说,当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并被吸入气道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酸性胃物质误吸会导致严重肺部炎症,这种称为吸入性肺炎的病症尤其危险且常可致命。与Anton Titov医学博士的访谈强调,胃食管反流病不仅是生活质量问题,更通过癌性与非癌性并发症构成真实的死亡风险。
完整文字记录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如果抗反流手术后发现食管黏膜存在炎症,PPI抑制剂或其他药物是否有效?它们能否减轻炎症,从而降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即使是已成功治疗的患者——的食管癌风险?
Jari Rasanen医学博士: 如果抗反流手术成功,就能完全阻断持续性反流。这使得PPI药物无法提供额外帮助。因此从本质上说,抗反流手术本身已经足够。
患者唯一需要的是通过上消化道内镜和胃镜进行定期随访。这样我们就能抢先一步防范癌症。
如果黏膜出现任何异型增生迹象,我们可以在其发展为癌症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一点至关重要。
您在某篇出版物中也提到,对抗反流手术数年后的患者进行调查时发现,手术的预期效果可能已经消失。这正是问题之一。
尽管抗反流手术初期非常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常在10到15年后——胃底折叠术形成的瓣膜常常会松弛。
届时它将无法再有效阻止反流。因此,我们无法向接受抗反流手术的患者承诺效果能够持续终生。
最多只能提供约15年,至多20年的保障期。此后尽管初期手术成功,仍可能出现反流复发。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胃食管反流病虽然常见,但也可能致命。为什么会因胃食管反流病死亡?如何死亡?您在该领域发表了重要研究。
Jari Rasanen医学博士: 胃反流物本身对食管黏膜具有毒性。特别是当反流呈酸性时,可能导致食管黏膜溃疡,严重时甚至引起食管穿孔。
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危险的状况。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当发生胃反流时,反流物可能进入肺部,引发吸入性肺炎,这也是极具致命性的并发症。
Jari Rasanen医学博士: 因此除了癌症风险外,这些因素也对患者构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