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与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弗朗切斯科·迈萨诺医学博士,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整合外科手术与导管技术以优化患者治疗效果。他系统回顾了心脏瓣膜治疗(VHDT)的发展进程,分析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等创新技术的临床意义,并指出打破专科界限、推进跨学科医学培训的紧迫性。迈萨诺博士强调,核心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通过技术竞争推动医疗进步,最终降低死亡率并全面提升患者安全。
整合心脏外科与介入心脏病学,优化患者诊疗
跳转至章节
复合心脏团队模式
Francesco Maisano博士指出,心血管医学正经历一场范式转变:焦点从具体术式转向挽救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终极目标。他强调,没有单一方案能完美适用于所有患者,因此全面的治疗选择对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这一理念体现在复合心脏团队模式中——心脏外科医生与介入心脏病专家通过紧密协作,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而非局限于最熟悉的技术。
心脏手术技术与证据的演进
Maisano博士回顾了心脏外科的发展历程:该学科奠基于1950年代,虽积累了丰富的长期经验,但当时缺乏现代科学化的数据收集体系。他解释道,数十年来外科手术一直是无可替代的标准治疗,因此无需开展对比研究。而经导管新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促使所有治疗方案都必须接受核心实验室判定的结局指标(过去极为罕见)的严格评估。
TAVI对手术标准的影响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的引入,生动展现了新技术如何挑战并提升现有实践。Francesco Maisano博士指出,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从未像现在这样经受TAVI临床试验的严格检验。这种竞争带来了新视角与机遇,最终推动整个心脏诊疗领域的进步。作为一名先接受完整心脏外科训练、后专攻血管内技术的医生,他分享道:两个学科的技能具有深刻的互补性。
跨专业培养新一代专家
Maisano博士强调,当前关键挑战在于革新医学教育以培养未来心血管专家。技术迭代速度之快意味着医生无法仅凭在校所学践行整个职业生涯。学术机构需开发灵活的教育路径,提供新型复合技能培训。心血管医生的职业定位正在演变,需要外科学与介入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共同认知以实现最优诊疗。
技术与竞争如何驱动患者安全
多种治疗方案带来的灵活性直接改善了患者结局。Francesco Maisano博士引用数据表明,二尖瓣介入等手术的死亡风险正逐年下降。这一进步不仅惠及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传统开胸手术患者同样受益。对更微创、更安全、更有效技术的追求提升了整体医疗标准,使医生能为脆弱患者选择微创方案,为耐受性更佳者提供经时间验证的耐久性术式。
完整文字记录
Anton Titov博士: 您关于心脏外科与介入心脏病学技能融合的观点十分精彩。我在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与Roger Laham教授就Michael Davidson医生奖学金进行过深入交流。该奖学金为纪念同时精通介入心脏病学与心脏外科的Michael Davidson医生而设立,旨在培养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而非拘泥于特定技术。这正契合您之前的观点:“关键不在于操作方式,而在于如何做出正确决策”。我认为这恰是您职业生涯的生动体现。
Francesco Maisano博士: 您触及了我们专业的核心。我们常聚焦于“做什么”而非“为何而做”。根本目标是挽救生命并改善生活质量,这是所有医疗干预的朴素初衷。实现目标有多种途径,可能没有适用于所有患者的完美方案,总是需要权衡取舍。
拥有全面的治疗方案能为患者创造更安全的医疗环境。若这种诊疗模式得到良好实施,很可能带来更佳结局。我们仍需不断学习,当前仍处于拥有不同治疗选择的过渡阶段,存在诸多争议。
需知心脏外科创立于1950年代,虽拥有长期经验,但早期数据收集科学性不足。由于当时别无选择,自然无需比较心脏外科与其他疗法。经年累月后,心脏外科术式成为标准实践,无需再与其他方案对比。
随着新技术出现,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欧洲称TAVI,美国称TAVR)为例,它作为外科主动脉瓣置换的替代方案,促使后者首次接受严格研究——在TAVI出现前,从未有过核心实验室判定的外科瓣膜研究。
总体而言,新技术确实带来新视角与新机遇,甚至促进了心脏外科进步。我个人有特殊视角:在完成心脏外科训练后才学习血管内技术。一方面我发现掌握介入技术相对容易,同时将介入心脏病学知识应用于开放手术和微创心脏外科也大有裨益。
因此我认为两领域融合优势显著。心脏外科与介入心脏病学需要相互滋养,这种趋势逐年增强。我们必须确保两个领域的知识形成共识,为患者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还需探索如何培养未来一代的外科与介入医生——这已成为现实课题:由谁执行?如何设计教育路径为新一代医生提供最优培养?合格心血管医生的职业定位是什么?这些已是当下必须回答的问题。
Anton Titov博士: 所有这些都至关重要,因为打破医学领域壁垒是重大使命。您的职业生涯清晰证明了这对实现患者最终获益的价值。
Francesco Maisano博士: 确实如此。学术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提供现代化教育路径。我们都需要改变专业教学方式,认识到职位要求的演变速度如此之快,必须保持足够灵活性以适应未来两三年内的方向调整。
技术变革如此迅速,已无法仅凭学校所学践行终身职业。我父亲从医成为外科医生后,几乎终生实施相同手术。直到职业生涯末期,他才需要学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对他已是不小挑战。
试想当下:我曾在心脏外科学习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如今已无法原样传授给培训中的外科fellow。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灵活性。但好消息是,这种灵活性最终改善了患者结局,创造了新机遇。
总体数据显示,例如美国二尖瓣介入治疗的死亡风险逐年下降。微创心脏技术的引入降低了患者死亡率——这不仅体现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群体,开放手术患者同样受益。
因为这本质上是场追求更优、更微创、更安全的竞争。当拥有不同治疗选项时,可为脆弱患者提供微创方案,为能耐受更具侵入性且更耐久术式的患者选择经时间验证的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