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癌症?顶尖防癌专家为您提供14条实用建议

 
 戒烟限酒 :烟草和过量酒精是明确致癌因素,戒烟并控制饮酒量可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均衡饮食 :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及豆类,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与多种癌症相关,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正常体重。 
 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如何有效预防癌症?顶尖防癌专家为您提供14条实用建议 戒烟限酒 :烟草和过量酒精是明确致癌因素,戒烟并控制饮酒量可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均衡饮食 :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及豆类,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与多种癌症相关,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正常体重。 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Can we help?

癌症预防领域的权威专家杰克·库兹克医学博士(MD, PhD)深入解析了如何通过戒烟、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及合理使用阿司匹林等科学验证的有效策略降低癌症风险,并详细阐述了膳食补充剂的局限性以及癌症筛查在预防中的复杂作用。

科学防癌:循证支持的降低风险策略

章节导航

戒烟:最关键的可控因素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Jack Cuzick教授指出,烟草使用是癌症最重要的可避免诱因。发达国家吸烟率的大幅下降已直接带来肺癌发病率的显著降低。他强调,戒烟应成为所有癌症预防策略的核心。

体重管理与运动锻炼

除吸烟外,Cuzick博士强调了肥胖与癌症风险上升的确凿关联。他建议通过保持体育活动和避免肥胖来降低风险,并指出经常运动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显著较低。尽管生活方式改善至关重要,但他坦言公共卫生措施在遏制肥胖流行方面收效甚微。

控糖的核心意义

在伦敦沃尔夫森癌症预防研究所,Cuzick博士团队聚焦膳食糖控制。他认为糖是肥胖、糖尿病、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推手,并指出控糖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新挑战。

癌症筛查的价值与局限

Cuzick博士肯定宫颈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筛查的有效性,但指出前列腺癌筛查面临特殊困境:虽然能预防疾病,但因过度治疗问题,许多专家建议待早期病变治疗方案更成熟后再推行常规筛查。

阿司匹林防癌:重大机遇

Cuzick博士提出,阿司匹林能使总体癌症发病与死亡率降低10%,但当前推广力度不足。他认为这是癌症预防领域未被充分利用的重要突破口,近期重点应是落实已知有效的策略。

饮食与补充剂的认知误区

Cuzick博士表示,特定饮食成分对防癌的作用仍认知有限。大型临床试验否定了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硒的防癌效果,甚至发现吸烟者服用维生素A可能轻微有害,而维生素E和硒补充剂在SELECT试验中反而增加了某些癌症风险。

酒精与红肉的风险评估

虽有证据显示红肉和加工肉类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但Cuzick博士指出整体影响较小。酒精是明确致癌因素,他建议虽无需完全禁酒,但限制摄入对健康及防癌均有重要意义。

平衡的防癌之道

Cuzick博士主张防癌不应成为生活执念,强调享受生活的重要性。他建议:践行已验证有效的核心策略,避免明确致癌行为,而后积极生活。在与Titov博士对话中,他解释道,癌症发病率上升部分源于心血管疾病防治成功延长寿命,使人们最终面临其他疾病。防癌目标是尽可能推迟疾病发生。

完整对话实录

Anton Titov博士: 作为世界顶尖癌症预防专家,您认为如何有效预防癌症?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患癌风险?

Jack Cuzick博士: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明确知道,烟草是最重要的可避免致癌因素。发达国家吸烟率下降已直接带来肺癌发病率降低,因此戒烟至关重要。

Anton Titov博士: 除吸烟外,还有哪些防癌措施?

Jack Cuzick博士: 其他措施的证据虽不如吸烟明确,但仍有几种策略具有明确益处:避免肥胖、保持运动。肥胖与癌症的关联确凿,运动人群癌症发生率更低。改善生活方式很重要,但公共卫生层面控制肥胖仍面临挑战。

我们在沃尔夫森研究所专注控糖,因为糖是肥胖、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主因。控糖是新兴但紧迫的公共卫生课题。运动对防癌和整体健康都有益。

癌症筛查也很重要。宫颈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筛查效果明确,但前列腺癌筛查因过度治疗问题,需待早期治疗方更成熟后再推广。

阿司匹林防癌价值被低估,它能降低10%的癌症发病和死亡率,是重大机遇。当前重点应是落实已知有效的策略。

饮食防癌的认知仍有限。维生素A、β-胡萝卜素防癌假说已被大型试验否定,甚至发现对吸烟者有害。SELECT试验中维生素E和硒补充剂反而增加某些癌症风险。

红肉和加工肉类与直肠癌的关联确实存在但影响较小。酒精是致癌因素,虽无需禁酒,但限制摄入有意义。

防癌不应走向极端。重要的是践行核心策略,避免高风险行为,然后享受生活。

Anton Titov博士: 麦克米伦癌症支持组织估计近半人一生会患癌。您还有什么补充?

Jack Cuzick博士: 癌症比例上升部分源于心血管疾病防治成功延长了寿命。人终会患病,关键是将疾病发生尽可能推迟。90岁患癌远比50岁患癌的影响小。

Anton Titov博士: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我们期待您领导的国际临床试验取得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