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与监测。MRD。4

精准医学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与监测。MRD。4

Can we help?

儿科血液肿瘤学领域的顶尖专家Shai Izraeli医学博士指出,精准医学通过运用先进基因组工具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并实施靶向治疗,正在彻底改变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模式——在显著提高治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化疗毒性及对骨髓移植的需求。

儿童白血病的精准医疗:微小残留病检测与靶向治疗

快速导航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医疗的区别

Shai Izraeli医学博士强调了现代肿瘤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区分,他更倾向于使用“精准医疗”而非更常见的“个体化医疗”。他认为所有医疗本质上都是针对个体的,这一传统可追溯至古代医者。Izraeli医生指出,真正的变革在于基因组技术带来的全新精准度,使肿瘤学家能依据患儿白血病特有的生物学特征,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定制治疗方案。

微小残留病(MRD)

微小残留病(MRD)指治疗后达到缓解时,骨髓中残存的少量白血病细胞。此时显微镜下已无法观察到癌细胞。Shai Izraeli医学博士解释道,这些持续存在的细胞正是白血病过早停药后复发的原因。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出现带来了范式转变,使临床医生能够从1万至100万个正常细胞中检测出单个癌细胞。这种高灵敏度的MRD检测已成为儿科肿瘤学精准医疗的基石。

基于MRD指导的治疗决策

微小残留病的量化水平直接指导儿童白血病的关键治疗抉择。Shai Izraeli医学博士详细阐述了其应用逻辑:初始化疗后未检出MRD的患者反应良好,可能适合采用强度较低、毒性较小的后续治疗。反之,若检测显示MRD水平较高——例如每1000个正常细胞中存在1个白血病细胞——则意味着需要更强力的治疗方案。若强化治疗后MRD水平持续偏高,可能提示患者需接受骨髓移植,这一高毒性手段目前仅用于最高危病例。

靶向治疗实例

精准医疗还包括开发特异性靶向白血病驱动基因异常的药物。Shai Izraeli医学博士重点介绍了BCR-ABL基因异常,其靶向药物包括伊马替尼(格列卫)。在此靶向疗法问世前,伴有BCR-ABL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几乎全部致命,必须依赖骨髓移植才有一线生机。如今,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可使约60%的此类患儿无需移植即获治愈。Izraeli医生还提及费城染色体样白血病——这是在唐氏综合征患儿中发现的一种亚型,新兴靶向治疗对其展现出良好前景。

精准医疗的未来

Shai Izraeli医学博士认为,我们正站在精准医疗治愈儿童白血病时代的起点。他预计技术进步将很快实现百万正常细胞中检测单个癌细胞,进一步优化风险分层。随着不断发现新的可靶向基因病变及相应药物(如FLT3抑制剂和抗体疗法)的研发,有望在持续减少传统化疗毒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降低治疗毒性

儿科白血病精准医疗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降低治疗的短期及长期毒性。Shai Izraeli医学博士解释说,通过MRD识别可用较少治疗治愈的患者,直接减少了高危化疗药物的暴露。这种方法使儿童免受严重副作用、器官损伤及继发癌症的风险。此外,靶向治疗成功替代或减少骨髓移植需求,避免了该手术相关的显著并发症和死亡率,标志着患者护理的重大进步。

完整记录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个体化医疗还是精准医疗?顶尖儿科血液肿瘤学家解析前沿白血病治疗的区别。如何最大化白血病治疗效果并最小化毒副作用?我们正步入癌症治疗的精准医疗时代。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您曾合著多篇关于儿科白血病精准医疗的重要综述。这也被称为儿童白血病的个体化医疗。能否请您谈谈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Shai Izraeli医学博士: 精准医疗靶向癌症治疗已成为现实。或许我们可期待在未来5-10年内攻克白血病?精准医疗至关重要。

Shai Izraeli医学博士: 首先,感谢您使用“精准医疗”这一术语。因为最常用的表述是“个体化医疗”,但我个人不太认同。所有治疗本就该是个体化的!

确实!我不太倾向“个体化医疗”这个说法。我认为从希波克拉底时代——我是犹太人,所以或许从迈蒙尼德(拉姆巴姆)时代算起。他是多年前埃及的一位犹太学者兼医生——医疗始终是个体化的。这一直是医疗的本质。

但如今儿科白血病治疗更加精准。儿童白血病精准医疗涵盖两大方面。其一已投入临床应用,这极为重要!

我们现在拥有基因组技术工具来识别和量化残留癌细胞。请允许我解释:白血病确诊时并不困难。任何医生都能诊断——在显微镜下观察10万个细胞,能看到大量白血病细胞。

但经化疗后,我们在显微镜下不再看到白血病细胞。然而我们知道它们依然存在。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如何确知白血病细胞仍然存在?

Shai Izraeli医学博士: 因为若治疗一个月后停药,每位白血病患儿的疾病都会复发。成人患者也是如此。所以需要长期治疗。

现在我们拥有非常精准的工具。它们能从1万个正常细胞中识别出1个白血病细胞。明年我们将能实现百万正常细胞中检测1个癌细胞。这项技术称为新一代测序(NGS)。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这为何重要?

Shai Izraeli医学博士: 因为这让我们能依据可测量的少量残留癌细胞来调整白血病治疗。这被称为微小残留病(MRD),即癌症治疗后残留的白血病细胞。

我们在治疗一个月后测量这些残留细胞的数量。有时完全检测不到白血病细胞——我们的诊断灵敏度已达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

但这并不代表体内绝对没有残留细胞,而是说明患者对治疗反应极佳。此时我们可以减少化疗强度。

为何减少化疗很重要?当然是因毒性。较低强度的治疗风险更小。另一方面,若在同一患者中发现残留癌细胞——比如每1000个正常细胞中有1个白血病细胞(显微镜下不可见,但通过基因组测序可检出)——我们就知道需要加强治疗。

若经过额外2-3个月治疗后,仍发现每1000个细胞中有1个白血病细胞,这时可能需进行骨髓移植。这是一种高毒性治疗。这正是精准医疗的一种体现。

我们能根据残留白血病细胞调整治疗策略,通过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NGS)识别这些细胞。

第二种精准医疗是开发精确靶向癌症异常变化的药物。这些靶向药物针对白血病细胞中的特定基因组变异。

一个典型例子是BCR-ABL染色体异常。这在多年前被发现——不知为何其发现未获诺贝尔奖。该分子异常的发现者之一是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Eli Canaani教授。

随后开发出特定药物伊马替尼(格列卫)。它最初针对另一种白血病类型——慢性髓系白血病,但我们知道伴有BCR-ABL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曾是绝症。

过去每位此类患儿都必须接受骨髓移植。但现在我们有了靶向治疗:伊马替尼(格列卫)或其他药物与化疗联用。

如今我们能治愈约60%的ALL患儿,且无需骨髓移植。当然,60%还不够理想。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白血病治疗仍需进一步改进。

Shai Izraeli医学博士: 但这正是靶向治疗的一个范例。我再举一例:唐氏综合征患儿中常见一种称为费城染色体样白血病的亚型,其异常可能被特定癌症药物靶向。我认为我们刚刚迈入儿童白血病精准治愈时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