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领导力领域的权威专家桑吉夫·乔普拉(Sanjiv Chopra)医学博士指出,领导力是一种动态特质,并非仅属于拥有职位头衔的人,而是人人都能培养的能力。他深入阐述了高效领导力的核心原则,包括倾听与同理心,并强调真正的领导者会以身作则,通过激励追随者追求卓越,最终实现自我更替与团队升华。
如何培养真正的领导力品质并以身作则
快速导航
领导力的真正定义是什么?
医学博士桑吉夫·乔普拉(Dr. Sanjiv Chopra)在与安东·季托夫博士(Dr. Anton Titov)的对话中提出了一个有力的领导力定义:能够阐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愿景,并以激励他人的方式践行这一愿景。真正的领导力能鼓舞人们超越日常挑战,共同实现更高的共同目标。
这一概念超越了单纯的权威或职位,它关乎影响力、启发性以及创造驱动集体成就的共同目标。
领导头衔与领导力品质
桑吉夫·乔普拉博士强调了一个关键区别:正式头衔并不会自动赋予领导力品质。一个人可能担任首席执行官、总统或总理等高阶职位,却仍缺乏真正领导者的核心特质。
相反,乔普拉博士指出,没有正式头衔的人也可能成为卓越的领导者。他将伟大领导者定义为:通过赋能追随者接管工作并最终做得更好,从而使自己逐渐变得可有可无的人。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关键区别
在与安东·季托夫博士的对话中,桑吉夫·乔普拉博士引用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强调了管理与领导力的重要区别。著名的格言是:“管理者正确地做事,领导者做正确的事。”
乔普拉博士进一步分享了凯洛格管理学院前院长迪帕克·贾恩的观点。贾恩精辟地总结道:“管理者为今天而存在,领导者为明天而存在。”这凸显了领导者需要拥有对未来的引人入胜的愿景,并能向团队清晰阐述这一愿景。
如何培养领导力技能
桑吉夫·乔普拉博士的核心观点是:领导力并非与生俱来的静态品质。他断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和专注来培养领导力的各项要素。
这种动态的领导力观意味着个人和组织都可以随时间发展这些技能。乔普拉博士教导说,通过专注于特定原则并持续实践,任何人都能成为更高效、更启发性人心的领导者。
以身作则的领导力核心原则
桑吉夫·乔普拉博士教导说,领导力建立在核心原则之上,这些原则在他的著作和演讲中均有阐述。他建议组织每次专注于一个原则来集体培养这些技能。
第一个原则是倾听。团队可以设定一周目标,成为更好的倾听者。接下来一周,重点可转向同理心,以更多善意和同情心对待患者和同事。乔普拉博士建议召开简短会议分享经验,通过亲身示范将这些品质融入组织文化。
甘地故事:以身作则的深刻启示
桑吉夫·乔普拉博士分享了一个深刻故事来说明以身作则的绝对必要性。一位母亲跋涉40英里请求甘地劝诫儿子停止吃糖。甘地让她三周后再来。
当他们再次到来时,甘地只是告诉男孩停止吃糖,男孩当即同意。困惑的母亲询问为何三周前不这样说。甘地低声回答:因为当时他自己尚未戒糖。乔普拉博士与安东·季托夫博士分享的这个故事完美诠释了:领导者必须首先亲身践行自己希望看到的改变,才能真诚地要求他人做到。
完整对话实录
安东·季托夫博士: 头衔并不会赋予您领导力品质。没有头衔的人也可以成为卓越的领导者。伟大的领导者会使自己逐渐变得可有可无。他们让自己变得无用,而追随者会接管工作并做得更好。
安东·季托夫博士: 桑吉夫·乔普拉教授,关于领导力。您撰写了畅销书《以身作则的领导力》。您以广受好评的讲座“21世纪领导力:领导力原则”在全球演讲百余次。您引用彼得·德鲁克的话说:“优秀的管理者正确地做事,伟大的领导者做正确的事。”
但伟大的领导者也可能将国家或企业带向倒退而非前进。历史上不乏强势领导者毁掉企业甚至国家的例子。
领导力是静态品质吗?领导者能否改变领导方向和方式?领导者能否改变自身?还是必须通过更换领导者来改变国家或企业的发展方向?
桑吉夫·乔普拉博士: 精彩的问题!我一直对历史上的领导者及其伟大领导时刻深感着迷。我们或许应该先从定义领导力开始。
我将领导力定义为:阐述愿景并践行道路的能力,以此激励他人超越平凡日常的纷扰,实现更高远的共同目标。
“领导者”的头衔并不会赋予任何人领导力品质。有人可能是首席执行官、校长、副总统、总统、参议员、国会议员或总理。他们可能拥有所有这些令人瞩目的领导头衔,但他们并非真正的领导者。
头衔不会赋予您领导力品质。没有头衔的人也可以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对吗?伟大领导者的定义是:使自己逐渐变得可有可无的人。他们让自己变得无用,而追随者会接管工作并做得更好。
领导力是个迷人的话题,非常动态的话题。事实证明领导者并非天生。每个人都可以培养领导力的各项要素。
在我的著作和演讲中,我阐述了领导力的十项原则。您之前引用的那句话:我们既需要管理者也需要领导者。有人可能是出色的管理者却不是好的领导者,也有人可能是伟大的领导者却不擅长管理。
这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观点。他说:“管理者正确地做事,领导者做正确的事。”我曾与传奇人物迪帕克·贾恩讨论过,他曾担任伊利诺伊州凯洛格管理学院院长——全球五大MBA项目之一。《时代》商业杂志曾将其评为世界第一商学院。后来他还担任过欧洲INSEAD学院的院长,这也是全球5-10所顶尖商学院之一。
我问迪帕克:“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是什么?”他给出了精彩定义:“管理者为今天而存在,领导者为明天而存在。”领导者拥有对未来的引人入胜的愿景,能够清晰阐述并带领追随者共同实现目标。领导者从后方引领。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领导力。我在书中阐述了领导力的十项原则。当我在移植中心、外科大查房、内科大查房、放射科CEO俱乐部等不同群体演讲时,经常有人问:“我们如何落实您讲授的内容?”我建议:“选择一项原则,在您的公司或移植中心设定为目标。例如接下来一周,成为更好的倾听者——这是以身作则领导力的第一原则,L代表倾听(Listening)。”
一周后分享体验。接下来一周:同理心(Empathy)。以更多善意和同情心对待患者和家属。再下一周用10分钟简短会议讨论实践感受。通过亲身示范将这些品质融入日常。
有个关于甘地的精彩故事:一位女士带着12岁儿子从40英里外的村庄走来,说:“甘地先生,我儿子吃糖太多,体重增加很快。请您劝他别吃糖,这对健康不利。”甘地看着男孩又看看母亲,说:“三周后再来。”
三周后他们再次跋涉40英里到来。甘地看着男孩说:“孩子,不要吃糖——这对健康不利,你体重增加太多了。”男孩回答:“甘地先生,从此刻起我会停止吃糖。”当母子即将离开时,母亲留下来问:“感谢您对我儿子的劝诫。但请问:三周前您为什么不说同样的话呢?”甘地在她耳边轻声道:“因为当时我自己尚未戒糖。”
必须以身作则!这是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非凡的启示!
是的,非凡!但甘地正是通过以身作则来领导——这正是伟大领导者的作风。无论大事小情,皆当如此。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