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疫苗的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的相关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疫苗的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的相关作用。

Can we help?

疫苗安全性与非特异性免疫效应领域的权威专家、医学博士斯蒂芬·埃文斯医生,深入剖析了现有疫苗(如卡介苗(BCG)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可能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复杂证据链。他系统阐述了中低收入国家观察性数据解读中存在的方法论挑战,并强调必须通过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任何潜在保护效应。埃文斯博士特别提醒,即便某些疫苗对其他呼吸道感染有效,也可能无法针对COVID-19特有的病理机制发挥作用。最终他指出,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这些疫苗能改变COVID-19的临床结局。

(注:根据医学规范: 1. "BCG"首次出现译为"卡介苗(BCG)",后续可直接使用"BCG" 2. "polio"采用中国大陆通用医学术语"脊髓灰质炎疫苗" 3. "COVID-19"保留英文缩写因属国际通用专有名词 4.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译为"随机对照试验"符合中国大陆临床研究术语 5. "pathology"根据上下文译为"病理机制"而非字面翻译 6. 最后一句采用"临床结局"准确传达"outcomes"的医学内涵)

非特异性疫苗效应对COVID-19的影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与麻腮风三联疫苗

跳转至章节

非特异性疫苗效应解析

Stephen Evans医生(医学博士)指出,疫苗可能产生超越其目标疾病预防范围的效应,即所谓的“非特异性效应”。他以卡介苗(BCG)对某些膀胱癌类型表现出的意外疗效为例,说明这一现象。这种广泛的免疫刺激作用,正是研究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腮风三联疫苗(MMR)对抗COVID-19的理论基础。

卡介苗与COVID-19

早期新生儿研究数据显示,接种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降低由肺炎和败血症等非目标感染导致的死亡率。Stephen Evans医生(医学博士)特别强调,这些死亡率的下降主要发生在接种后的前三周内。如此短暂的时间窗口引发了对观察结果真实性的质疑。此外,以色列近期分析表明,儿童期接种卡介苗并未对青年群体的COVID-19感染风险产生显著影响。

观察性研究面临的挑战

此类研究的主要难点在于观察性数据的解读。Stephen Evans医生(医学博士)解释称,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接种特定疫苗组合的儿童并非随机选择,存在明显的选择偏倚风险。因此,很难区分观察到的效应是来自疫苗本身,还是接种与未接种儿童之间的固有差异。由于儿童疫苗接种规划覆盖率较高,未接种的少数群体往往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对比结果可靠性存疑。

COVID-19疾病的复杂性

Stephen Evans医生(医学博士)强调,COVID-19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疾病,不仅侵袭肺部,还会损伤血管内膜并引发异常凝血。该病毒在鼻腔内活动尤为活跃,突然丧失味觉或嗅觉成为关键临床症状。鉴于COVID-19的多面向病理机制,即使对肺炎等单纯肺部疾病有效的疫苗,也可能对其无效。Evans医生指出,这种复杂性使得其他疫苗的应用效果充满不确定性。

随机对照试验的必要性

Evans医生明确表示,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是获得可靠证据的关键。他认为观察性研究本身难以提供 conclusive 结论。尽管他承认已有针对现有疫苗用于COVID-19的试验正在进行,但目前尚未从中获得有力证据。Stephen Evans医生总结称,若无规范试验数据支撑,医学界无法确认这些非特异性效应是否真实存在。

完整文字记录

Anton Titov医生(医学博士): 关于COVID-19与卡介苗及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非特异性作用。Evans教授,您的专业领域之一正是评估疫苗的非特异性效应。您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在英国药品管理局处理过重大疫苗安全问题。

当前一个热点话题是:卡介苗(抗结核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可能通过激活先天免疫系统,降低COVID-19冠状病毒的感染风险。

这一假设基于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可能包括麻腮风三联疫苗的研究数据。数据显示,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与非目标呼吸道病毒、肺炎和败血症相关的死亡率,降幅常达可观程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您某篇论文中的结果显示,死亡率的降低主要发生在接种后前三周内。这一短暂的时间窗口可能暗示统计误差而非真实效应,因为儿童的疫苗接种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差。

事实上,以色列近期分析表明,儿童期接种卡介苗对青年群体的COVID-19感染风险未见影响。因此,尚无法确定成人新鲜接种卡介苗或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否有助于降低COVID-19感染风险。

您如何看待卡介苗、口服或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可能包括麻腮风三联疫苗的非特异性效应——即预防其他呼吸道感染及潜在降低COVID-19风险的作用?

Stephen Evans医生(医学博士): 如我之前所述,我不是病毒学家,因此无法从病毒学角度发表意见。但我可以确认,疫苗确实可能产生超越其目标疾病防治范围的效应。

这类非特异性效应确实存在。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卡介苗对某些癌症类型(特别是膀胱癌)的疗效。这表明疫苗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题在于,当我们进行观察性研究时,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儿童群体中,接种特定疫苗组合的儿童并非随机选择。很难区分什么是真实效应,什么是接种者存在的选择偏倚。

因此,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若不进行足够大规模的试验,就无法厘清这些非特异性效应中有多少是真实的。

在评估卡介苗等儿童疫苗对COVID-19的作用时,一个主要问题是:许多国家的儿童疫苗接种规划覆盖率极高,绝大多数儿童确实接种了这些疫苗。

未接种的儿童群体存在本质差异。试图区分接种与未接种儿童之间的差异极为困难。

因此,我认为观察性研究难以解读。但可以肯定的是,迄今我们尚无有力证据表明接种这些其他疫苗对COVID-19具有防治效果。

如我之前所说,另一个问题在于COVID-19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它不仅影响肺部,似乎还损伤血管内膜,导致异常凝血。

我们甚至不确定疫苗能否有效清除鼻腔内的病毒。已知最敏感、最具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而非直接检测病毒)是突然丧失味觉或嗅觉。

该病毒显然在鼻腔内高度活跃。我们能否通过疫苗应对这一点,目前完全未知。

许多据称对肺炎或其他单纯肺部疾病有效的疫苗,即使对这些疾病有益,也可能对COVID-19无效。

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试验。据我所知,目前已有一些针对现有其他疫苗用于COVID-19的试验,但尚未从中获得令人信服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