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综述系统阐述了脊柱转移瘤作为癌症常见并发症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研究指出,准确诊断需借助专业影像学检查及评估量表,治疗则应结合手术减压、脊柱稳定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精准疗法。文章详细介绍了多种评分系统,这些工具可协助医生基于患者个体情况——包括癌症类型、神经功能状态及整体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脊柱转移瘤诊断与治疗全面患者指南
目录
引言:认识脊柱转移瘤
脊柱转移瘤远比原发性脊柱肿瘤常见,影响大量癌症患者。研究表明,约6.9%至8.6%的全身性癌症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骼系统是继肺和肝脏之后第三常见的癌症转移部位。
虽然骨转移通常意味着癌症已进入晚期,但有时却是癌症的首发可检测迹象。从发现原发肿瘤到出现转移的平均时间为18.9个月,这一时间因癌症类型而异——肺癌转移出现最快(约9个月),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转移所需时间较长(分别为14.9个月和17.4个月)。
脊柱是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尸检研究表明,30%至70%的癌症患者存在脊柱转移。最常转移至脊柱的原发癌包括:
- 乳腺癌
- 前列腺癌
- 肾癌
- 肺癌
- 多发性骨髓瘤
- 甲状腺癌
约18%的患者存在多个脊柱节段转移。不同癌症对特定脊柱区域有偏好——肺癌和乳腺癌常转移至胸椎,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常影响腰椎区域。
症状与临床表现
疼痛通常是脊柱转移的首发症状,超过90%的患者会出现。研究人员确定了与脊柱转移相关的三种主要疼痛类型:
神经根痛由肿瘤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这种疼痛尖锐、刺痛,并放射至特定皮肤区域(皮节),可能随体位改变而缓解。
骨痛源于骨膜牵张、骨内压力增高或转移引起的炎症反应。这类疼痛通常发生在清晨和傍晚,位于肿瘤部位,并随活动加剧。
机械性疼痛由癌症扩散导致的椎体损伤引起,这会损害脊柱稳定性并降低负荷承受能力。
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无力(轻瘫)、脊髓损伤水平以下感觉减退以及膀胱或肠道功能障碍。癌症还可能导致慢性或急性脊髓缺血(血流减少)。
评估量表与治疗决策工具
治疗决策需借助专业量表进行综合评估,这些量表涵盖多种患者因素。医生运用这些工具为每位患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arnofsky Scale)采用0-100分制评估功能状态,100分代表完全健康,0分表示死亡。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分级(ASA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采用六级评分评估手术风险。被评为IV-VI级的患者通常不适合进行脊柱转移瘤手术。
神经功能评估量表包括Frankel量表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量表(AIS),用于评估神经功能。Frankel量表A组和B组患者术后很少能恢复行走能力,而C组和D组患者常显示神经功能改善。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采用10分制评估疼痛强度,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痛。
肿瘤性脊柱不稳评分(SINS)用于识别可能受益于手术治疗的患者。该量表考虑六个标准:转移部位、机械性疼痛、骨病变类型、脊柱对线改变、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后柱结构受累情况。0-6分表示脊柱稳定(除非存在脊髓压迫,否则无需手术),7-12分提示即将发生不稳,13-18分表明明确不稳需要外科会诊。
其他重要评估工具包括:
- De Wald评分——评估癌症进展分期(I-V期)
- 富田手术分类——通过MRI图像评估转移范围
- 哈灵顿量表——评估骨变化的五阶段系统
- 硬膜外脊髓压迫量表(ESCC)——测量压迫严重程度
- 德桥量表——预测生存时间并指导治疗决策
这些量表帮助医生根据具体患者因素(包括癌症类型、转移范围、神经状态和整体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影像学诊断方法
准确诊断需要先进的影像学技术来识别脊柱转移瘤并规划适当治疗。
X线检查可显示椎体损伤,包括压缩性骨折、脱位和塌陷。然而,只有当50%-75%的骨组织已被破坏时,X线才能显示变化。前后位视图中可见的"眨眼猫头鹰征"提示损伤。由于能够显示皮质骨,X线在监测转移灶和评估骨折风险方面仍有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是转移性脊柱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方法。MRI显示骨髓中水成分与脂肪成分的对比。由于骨髓成分随年龄变化(从出生时40%脂肪到成人80%脂肪),MRI有助于区分正常的年龄相关改变与癌性变化。
在成骨性转移(骨形成)中,细胞增殖增加导致水含量升高,使这些区域在T1加权图像上呈现等信号或低信号(与周围肌肉或椎间盘组织相比)。
治疗策略与方法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结合不同专科医生。主要目标是脊髓减压、疼痛缓解、神经功能保留或恢复以及脊柱稳定。
手术治疗应满足三个标准: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恢复正常脊柱解剖结构、确保内固定稳定。成功的手术使患者能够继续接受其他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和靶向分子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代表比传统外照射放疗更有效的先进治疗方法。这些技术允许更高剂量的辐射精确靶向肿瘤部位,同时保护周围健康组织。
NOMS等治疗决策算法考虑四个关键因素:神经状态(脊髓病变和脊髓压迫分级)、肿瘤学因素(肿瘤放射敏感性)、机械因素(脊柱稳定性)和系统因素(患者整体状况和手术耐受性)。
对患者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强调,脊柱转移瘤治疗需要基于全面评估的个体化方案。各种评分系统帮助医生预测生存时间,并确定患者更适合积极手术治疗、姑息治疗还是非手术方法。
评估量表得分较好的患者(如卡氏评分70分以上、德桥评分12-15分)通常预期生存时间超过12个月,可能是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候选者。中等得分患者(德桥评分9-11分)常接受姑息性手术,而得分最低的患者(0-8分)通常仅接受保守或姑息治疗。
研究证实,手术干预聚焦三个主要目标:神经结构减压、脊柱对线恢复和机械稳定性提供。成功治疗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并使患者能够继续其他癌症治疗。
研究局限性
虽然本综述全面涵盖了当前关于脊柱转移瘤的知识,但需注意几个局限性。部分评估量表创建于多年前,可能无法完全反映现代治疗能力。每位患者都有独特的病史、身体状况和个人情况,标准化量表无法完全捕捉。
没有单一量表或治疗范式适用于所有患者。脊柱转移瘤的复杂性意味着治疗决策必须基于多个因素个体化,这些因素超出任何评分系统的捕捉范围。此外,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可能改变当前的治疗建议。
患者建议
基于本全面综述,脊柱转移瘤患者应:
- 寻求全面评估——在具有脊柱肿瘤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中心进行评估
- 理解评估量表——了解医生用于确定最佳治疗方法的评估工具
- 讨论所有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减压、稳定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常规放疗
- 考虑第二意见——针对涉及多专科的复杂治疗决策寻求二次咨询
- 关注生活质量——在评估治疗方案时重点考虑生活质量结局
- 询问临床试验——了解研究脊柱转移瘤新方法的临床实验
- 保持现实期望——基于个体预后因素对治疗结果保持合理预期
早期干预对保留神经功能至关重要。出现背痛的患者,尤其是有癌症病史者,应及时接受评估以便在发生显著损伤前发现可能的脊柱转移。
来源信息
原文标题:肿瘤脊柱转移患者诊断与治疗的整体性方法
作者:Hanna Nowak, Dominika Maria Szwacka, Monika Pater, Wojciech Krzysztof Mrugalski, Michał Grzegorz Milczarek, Magdalena Staniszewska, Roman Jankowski, Anna-Maria Barciszewska
出版物:《癌症》2022年第14卷第14期,3480页
注:本篇患者友好型文章基于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保留了科学出版物中的所有原始数据、统计数据和临床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