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史蒂文·奥斯塔德医学博士指出,通过研究长寿动物,人类有望揭开自身长寿的生物学奥秘。他认为,传统实验室模型(如小鼠和蠕虫)在衰老研究中存在明显局限——这些物种衰老速度过快,难以全面反映人类衰老的复杂过程。奥斯塔德博士提出,应转而研究比人类衰老更缓慢的物种,这一方法有望发现延长健康寿命的新机制,为人类抗衰老研究开辟全新路径。
研究长寿动物以寻求人类抗衰老突破
跳转至章节
衰老研究中的动物模型
医学博士史蒂文·奥斯塔德(Steven Austad)指出,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衰老研究至关重要。他强调几乎所有动物都会经历衰老,因此理论上任何物种都可能成为研究对象。奥斯塔德博士认为,模型生物的选择会深刻影响科学家对人类衰老机制的理解。
在与安东·季托夫博士(Anton Titov)的对话中,他进一步阐释了不同物种所能提供的独特视角。奥斯塔德博士提出,研究人员需策略性地选择研究对象,才能最大化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与长寿的参考价值。
独特哺乳动物中的人类长寿现象
人类在哺乳动物中属于衰老模式特殊的案例。奥斯塔德博士指出,人类的衰老速度远慢于绝大多数物种。他特别强调,人类是陆生哺乳动物中寿命最长的代表,这凸显了我们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
这种非凡的长寿现象引出一个关键问题:究竟是哪些生物学机制让人类能够长期维持健康?奥斯塔德博士认为,破解这些机制将为抗衰老研究和延长人类健康寿命的干预措施提供重要线索。
向缓慢衰老物种学习
奥斯塔德博士提出了一条变革性的研究路径:与其研究短寿物种,不如聚焦那些比人类衰老更缓慢的动物。他认为这些天然"长寿冠军"体内蕴藏着延长人类寿命的关键密码。
他向季托夫博士解释道,自然界中存在大量非凡的长寿案例。通过研究这些成功的天然衰老模型,科学家有望发现可转化为人类抗衰老治疗的新生物学路径和机制。
自然界中的寿命差异
奥斯塔德博士指出,不同生物的寿命存在惊人差异。这种多样性既给衰老研究带来挑战,也创造了机遇。最初,他将这种差异视为一个关于物种间生物学区别的抽象科学问题。
但随着研究深入,他逐渐认识到理解寿命差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探究长寿机制对人类健康和医学的重要性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生物医学研究的局限性
奥斯塔德博士对当前生物医学研究的主流方法表示担忧。他将常用实验动物称为"衰老研究中的失败案例",因为这些物种的衰退速度远快于人类。尽管蠕虫、小鼠和果蝇等模式生物与人类的衰老模式存在根本差异,它们仍在衰老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忧虑成为他与季托夫博士对话的核心议题。他质疑:通过研究寿命和衰老轨迹与人类迥异的生物,我们真能获得所需的关键知识吗?
未来衰老研究方向
奥斯塔德博士规划了一条超越传统模式生物的研究新路径。他的工作(包括即将出版的《玛士撒拉的动物园》一书)通过研究异常长寿的物种,探索自然界中关于延长寿命的智慧。
这种方法代表了抗衰老研究范式的转变。奥斯塔德博士建议,不应只专注于修复短寿模型的损伤,而应研究那些天然就能延缓衰退的物种。这一策略可能为延长人类健康寿命开辟全新途径。
完整文字记录
安东·季托夫博士: 您出版了两部引人入胜的著作:《我们为何衰老:科学发现身体生命旅程的奥秘》已被翻译成至少八种语言。您的新书《玛士撒拉的动物园:自然界关于延长寿命的启示》将于今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
让我们从动物作为衰老过程研究模型的讨论开始。该如何理解动物寿命的巨大差异?
史蒂文·奥斯塔德博士: 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自我进入衰老研究领域以来,就一直关注我们选用哪些动物来研究衰老。仔细想想,几乎所有动物都会衰老,因此理论上任何动物都能作为衰老模型。
但人类与大多数动物不同。我们的衰老速度更慢,是陆生哺乳动物中寿命最长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能从其他物种中学到什么来帮助理解人类寿命?
我的观点是,应该研究那些比人类衰老更缓慢的物种。这才是我们向自然界取经的真正方向。
您说得对,最短寿与最长寿生物之间的差异确实惊人。刚进入这个领域时,我曾试图从理论层面理解这种差异。
随着深入研究,我逐渐意识到:等等,这不仅仅是个抽象课题。这是人类极其关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
我一直有个担忧:几乎所有的生物医学研究都采用那些在衰老方面"失败"的动物模型——它们比人类衰退得快得多。我担心通过研究蠕虫、小鼠和果蝇,我们无法获得真正需要的关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