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杰弗里·波普玛医学博士,就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的选择策略进行了深入解析。他系统回顾了支架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并具体阐述了不同类型支架的适用临床场景,特别强调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周期在支架决策中的关键意义。本次讨论还涉及现代支架聚合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支架设计的演进方向作出了展望。
如何选择冠状动脉支架: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
章节导航
支架选择关键因素
选择金属裸支架还是药物洗脱支架需综合评估多项患者因素。Jeffrey Popma博士指出,抗凝治疗限制、拟行外科手术以及冠状动脉直径均为重要考量。这一决策需个体化评估,而非简单套用标准。Anton Titov博士强调,针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支架选择仍是临床讨论的焦点。
支架技术演进
冠状动脉支架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Jeffrey Popma博士介绍,早期Taxus和Cypher支架采用炎性聚合物涂层,需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旧式支架存在显著晚期血栓风险,尤其在停药后。现代支架采用更细支架梁和更高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显著改善了风险效益比,使药物洗脱支架比前代产品更安全有效。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考量
DAPT疗程是支架选择的核心考量。Jeffrey Popma博士指出,历史上因担心停药后支架内血栓,许多医生倾向选择金属裸支架,尤其为无法耐受长期DAPT的患者规避出血风险。如今新型支架设计显著降低了药物洗脱支架的血栓风险。但若预期需提前终止DAPT(如因手术需要),仍是决策关键因素。
金属裸支架适应症
Jeffrey Popma博士目前仅在两类情况使用金属裸支架:一是冠状动脉直径≤2毫米的极细血管(目前无相应尺寸药物支架);二是计划一个月内接受外科手术、仅能耐受一个月DAPT的患者。当前其临床实践中,这类特定适应症仅占支架病例的5%。
药物洗脱支架优选情况
药物洗脱支架现已成为绝大多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首选。Jeffrey Popma博士表示,其药物洗脱支架使用率达95%,这得益于现代支架的卓越性能与安全性。当代药物洗脱支架的血栓发生率可能等同甚至低于金属裸支架,使其成为多数患者的默认选择,除非存在长期DAPT禁忌。
未来支架发展方向
介入心脏病学持续创新,前景广阔的新支架技术不断涌现。Jeffrey Popma博士谈到采用生物可吸收聚合物的Synergy支架,其聚合物与药物可在90天内完全溶解。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探索该技术能否实现90天安全停用DAPT。此外,超细腔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发令人期待,将进一步减少小血管对金属裸支架的需求。Anton Titov博士与Jeffrey Popma博士一致认为这是医学中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领域。
完整文字记录
医学博士Anton Titov: 冠状动脉支架技术发展迅速。何时仍应选择金属裸支架而非药物洗脱支架?抗凝治疗限制、后续手术计划及冠状动脉直径都是影响因素。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的应用仍存争议。
哪些冠状动脉病变适用金属裸支架?哪些情况更推荐药物洗脱支架?
医学博士Jeffrey Popma: 确实。选择药物洗脱还是金属裸支架需结合技术发展阶段考量。
冠状动脉支架曾经历早期发展阶段。当时Taxus和Cypher支架采用炎性聚合物涂层,因此需长期DAPT治疗。我们曾非常担忧患者停药一年后出现高频率晚期支架内血栓。
这使得支架选择受限于患者能耐受多长DAPT疗程。我们始终对停药心存顾虑。这种情况下,部分患者会选择金属裸支架以避免停药后出血或血栓风险。
医学博士Anton Titov: 那是2003-2004年的技术现状。如今设备已完全不同。
医学博士Jeffrey Popma: 现在支架梁更细,聚合物更薄且生物相容性更高(基于当前认知)。药物洗脱支架的血栓发生率可能已等同甚至略低于金属裸支架。
目前我仅对两类患者使用金属裸支架:冠状动脉直径≤2毫米者(尚无相应药物支架),以及一个月内需手术、只能接受一个月DAPT者。
当前值得关注的是:基于Synergy支架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该支架采用生物可吸收聚合物,药物释放后90天内聚合物会完全降解。
我们正通过注册研究探索这类患者90天后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可能性。期望患者能免受血栓风险,因为90天后留下的仅是金属支架框架。
医学博士Anton Titov: 这确实是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医学博士Jeffrey Popma: 我的药物洗脱支架使用率达95%。其余5%选择金属裸支架的病例,必须有充分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