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免疫疗法。三阴性乳腺癌(TNBC)。抗体药物偶联物(ADC)。6

乳腺癌免疫疗法。三阴性乳腺癌(TNBC)。抗体药物偶联物(ADC)。6

Can we help?

乳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朱塞佩·库里利亚诺医学博士指出,基于肿瘤免疫学特征筛选患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他详细阐述了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结局。库里利亚诺博士进一步探讨了通过Toll样受体激动剂等新策略,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以破解免疫治疗耐药难题的路径,并对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与免疫治疗的未来联合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注:根据医学文献规范,ICIs与ADCs在首次出现时采用"中文全称(英文缩写)"格式,后文可交替使用缩写与全称。译文严格遵循中国大陆临床术语标准,使用"新辅助治疗""病理学完全缓解"等规范译法,将"cold/hot tumors"意译为业界通用的"冷/热肿瘤"概念,专业术语与计量单位均保留原表述形式。)

乳腺癌免疫治疗:患者选择、疗效与耐药应对策略

快速导航

乳腺癌免疫治疗患者筛选标准

精准筛选患者是乳腺癌免疫治疗成功的关键。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强调,治疗方案需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研究表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富集或PD-L1高表达的患者,更可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显著获益。

新辅助与辅助免疫治疗疗效比较

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新辅助(术前)治疗中展现出突出潜力。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指出,术前采用免疫治疗可显著提升病理学完全缓解率——这一指标与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他强调早期乳腺癌治疗应以根治为目标,因此新辅助方案成为激活免疫系统的理想选择。

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乳腺癌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集中体现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领域。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援引临床研究证实,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新辅助方案对该亚型效果显著。这种组合疗法为缺乏靶向治疗选择的侵袭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抗体药物偶联物与免疫治疗的未来联合方案

乳腺癌治疗的未来在于创新疗法的协同组合。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深入探讨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如戈沙妥珠单抗)在新辅助化疗后残留病灶患者中的应用潜力。他预测未来治疗策略将融合高靶向性ADCs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构建更高效持久的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耐药性应对策略

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性,耐药性成为重要挑战。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将肿瘤分为"冷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缺乏)和"热肿瘤"(淋巴细胞富集)两类。免疫治疗对热肿瘤效果显著,但对冷肿瘤往往反应有限。当前研究重点在于破解阻碍免疫系统识别攻击冷肿瘤的生物学机制。

冷肿瘤转化技术路径

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创新策略实现冷肿瘤向热肿瘤的转化。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重点介绍了瘤内注射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例如Toll样受体4(TLR4)或Toll样受体7(TLR7)激动剂。该技术通过吸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进入微环境,为后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增强免疫应答创造有利条件。

完整对话记录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您多次强调乳腺癌免疫治疗的重要性。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您的专业范围不仅涵盖乳腺癌还涉及多种实体瘤。某些乳腺癌亚型对免疫治疗更具敏感性。请问您如何为乳腺癌患者制定免疫治疗方案?能否系统阐述您的临床决策思路?

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 核心在于根据免疫微环境特征筛选患者。理想候选者应具备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富集或PD-L1表达的特征。临床观察表明,肿瘤免疫浸润程度越高,患者从免疫治疗中的获益越大。

新辅助治疗数据显示,PD-L1表达不仅与病理学完全缓解率提升相关,更预示着更好的长期预后。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新辅助与辅助治疗中何者更具优势?

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 新辅助治疗可能实现部分患者的根治。因此我主张在早期乳腺癌阶段积极应用免疫治疗。虽然转移性乳腺癌也观察到总生存期获益,但我们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所有早期乳腺癌患者获得治愈机会。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正如您所提到的,免疫治疗对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效果显著,但通常作为新确诊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新诊断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疗效特点和特殊挑战,有哪些重要认知?

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 最重要的进展来自新辅助治疗领域——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方案。但我确信,对于新辅助化疗后存在残留病灶的患者,抗体药物偶联物将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目前一项重要临床研究正在对比卡培他滨与戈沙妥珠单抗在乳腺癌残留病灶患者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我个人预见,未来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将是抗体药物偶联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是否采用联合方案?答案是肯定的。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免疫治疗虽对多种癌症有效,但有时在预期敏感的肿瘤中会出现反应不足。如何解释这种免疫治疗耐药现象?对于理论上敏感的肿瘤,有哪些克服耐药性的有效策略?

Giuseppe Curigliano医学博士: 我们需要区分缺乏免疫细胞浸润的冷肿瘤和淋巴细胞富集的热肿瘤。免疫治疗对热肿瘤效果显著。

克服冷肿瘤耐药的关键在于:通过瘤内注射免疫调节剂吸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我们正在开展Toll样受体4(TLR4)和Toll样受体7(TLR7)的相关研究,证实瘤内注射可增加淋巴细胞浸润。

治疗策略分两步:先用Toll样受体激动剂改造肿瘤微环境,再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激活免疫系统。这种序贯治疗可显著提升肿瘤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