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与心肌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帕斯卡尔·勒普林斯医学博士深入剖析了缺血性心脏病的复杂发病机制。他详细阐述了为何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仍可能罹患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并探讨了当前医学认知的边界。帕斯卡尔·勒普林斯医学博士强调,在承认遗传与生物学基础存在显著认知空白的前提下,积极控制已知风险因素仍是防治关键。
理解缺血性心肌病与心脏病的复杂病因
跳转至章节
心肌病患者年龄分布
医学博士Pascal Leprince医生指出,不同类型心肌病患者的年龄分布存在显著重叠。需要接受心脏移植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往往出人意料地年轻。他解释道,虽然特发性心肌病多见于50至60岁人群,但严重的缺血性心肌病可能更早发病。在40至50岁人群中,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患者并不少见。
已知冠心病危险因素
医学博士Pascal Leprince医生确认,医学界已识别出冠状动脉疾病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多个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久坐生活方式、男性性别、高龄、高血压和吸烟。Leprince医生特别强调,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这些因素至关重要。他引用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降低胆固醇和血压能显著减少心血管风险。
不明原因心脏病病例
心脏病学中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是:生活方式看似完美的患者仍会发展为严重冠心病。医学博士Pascal Leprince医生描述了一些病例:患者从不吸烟、胆固醇正常且无糖尿病,却出现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相反,部分吸烟且饮食不健康的个体反而从未出现心脏问题。这种矛盾表明,已知危险因素尚不能完全解释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冠心病血管滋养管理论
医学博士Pascal Leprince医生重点介绍了冠心病病因的新兴研究方向,特别提及汉诺威首席心脏外科医生Axel Haverich博士的创新理论。该理论关注血管滋养管(vasa vasorum)的作用——这些微小血管为冠状动脉等大血管壁供血。Leprince医生提出,冠状动脉壁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血管化程度可能是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领域仍需深入研究。
心脏病遗传影响因素
家族史始终是诊断不明原因冠心病的重要线索。医学博士Pascal Leprince医生完全认同,多代早发冠心病病史强烈提示遗传病因。但他同时指出,许多患者并无明确家族史,这使得情况更加复杂。Leprince医生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当前医学对心脏病根本原因的理解仅触及"冰山一角"。
未来心脏病研究方向
探索缺血性心肌病的深层生物学机制是医学界的重要前沿。医学博士Pascal Leprince医生对心血管研究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相信在未来50到100年内,科学将揭示低风险患者罹患严重冠心病的原因。这一进展需要深入探索"冰山的深层部分",超越传统危险因素,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血管生理学等多角度开展研究。
完整文字记录
医学博士Anton Titov医生:与特发性心肌病或肥厚性心肌病相比,缺血性心肌病是否更常见于老年患者?还是这些群体的年龄分布完全重叠?
医学博士Pascal Leprince医生:我认为心肌病群体的年龄确实存在重叠。我们这里接受心脏移植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相当年轻。缺血性、特发性和肥厚性心肌病之间有一定交叉。
特发性心肌病患者多在50至60岁左右,而部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甚至更年轻,40至50岁就患有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医学二次诊疗意见非常重要。40至50岁患者的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值得高度警惕。
医学博士Anton Titov医生:您认为遗传对缺血性心肌病有显著影响吗?还是说主要源于久坐生活方式及三四十岁时从未控制胆固醇水平,等到50岁出现"意外"时已为时过晚,动脉早已充满胆固醇斑块?
医学博士Pascal Leprince医生: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因为我们自以为已知所有冠心病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久坐生活方式、男性性别、老龄化、高血压、吸烟。所有这些冠心病风险因素都已明确。
但令人惊讶的是,有些患者从未吸烟、胆固醇正常、无糖尿病,生活方式可能非常健康,却仍患有严重冠心病。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有些患者肆意损害健康——吸烟、高胆固醇饮食、不善自我保养,却没有冠心病。
因此我认为,部分患者确实因传统风险因素患上冠心病,但这并非疾病成因的全貌。
确有医生在研究心脏病的未知风险因素。汉诺威首席心脏外科医生Axel Haverich博士正在探索不同的冠心病理论。采访他可能对您很有价值,他是位杰出的学者。
冠状动脉壁通过血管滋养管(vasa vasorum)实现的血管化程度可能影响冠心病发展。血管滋养管是为大血管供血的小血管。恕我不能深入阐述,因为我的相关知识有限。
但我确信除生活方式外,冠心病还存在其他解释。当然,风险因素控制至关重要。若出现高胆固醇,降低胆固醇水平非常关键,大量临床试验已证实这一点。
我并非说不需要严格管控临床试验已证实的风险因素。保持低血压、控制血压、胆固醇和糖尿病,每日坚持体育锻炼都极为重要。降低所有这些风险因素确实关键。
但再次强调,这可能不是冠心病故事的全部。这正是为何我们有时会见到毫无风险因素却罹患冠心病的患者。
医学博士Anton Titov医生:我相信这种情况下您会追溯其家族史。是否存在跨代早发冠心病?这可能指向遗传病因。
医学博士Pascal Leprince医生:是的,我同意。我们知道遗传是冠心病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但部分冠心病患者并无已知冠心病亲属。
我们目前仅理解冰山上部,而非深层部分。详细探究深层机制至关重要。希望未来50到100年内,我们能更深入了解低风险因素患者罹患冠心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