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瑞利珠单抗与奥法木单抗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对比:患者全面指南。A46

Can we help?

这项真实世界研究对比了两种领先的B细胞耗竭疗法——奥瑞珠单抗(OCR)与奥法木单抗(OFA)在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治疗中的效果。通过对961名患者长达2.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OFA在预防复发、延缓残疾进展以及抑制新发核磁共振(MRI)病灶方面与OCR疗效相当。尽管两种疗法整体有效性相近,但在从特定既往治疗转换的患者中观察到潜在差异,这一现象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奥瑞珠单抗与奥法妥木单抗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的比较:患者全面指南

目录

引言:本研究的意义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攻击神经纤维的保护层。对于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患者,B细胞清除疗法通过靶向驱动疾病活动的特定免疫细胞,彻底改变了治疗格局。

这类疗法中,奥瑞珠单抗(OCR)和奥法妥木单抗(OFA)是两种主要药物,均获监管机构批准用于RMS治疗。虽然都通过靶向B细胞上的CD20蛋白发挥作用,但二者存在重要区别:OCR通常每六个月静脉输注一次,而OFA需每月皮下注射一次。

尽管临床试验证实了两种药物的疗效,但此前缺乏真实世界研究直接比较其有效性。这一空白使患者和医生在日常临床实践中难以判断哪种治疗更优。

这项德国多中心研究追踪了三个医疗中心的1,138名患者,首次在真实条件下全面比较这两种重要疗法,为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了宝贵依据。

研究方法:如何开展研究

研究人员采用前瞻性队列设计,在2021年9月至2024年6月期间对患者进行系统随访。研究在德国三家顶级三级医疗中心(杜塞尔多夫、埃森和吉森)开展。

入选患者为符合2017年修订版McDonald诊断标准的成年RMS患者,均符合接受OCR或OFA治疗的临床指南。重要的是,治疗选择是在研究开始前由医患共同决策确定的。

为确保对比清晰,设置了以下排除标准:

  • 曾接受任何B细胞清除疗法
  • 曾使用阿仑单抗或克拉屈滨
  • 基线时已符合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标准

研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的统计方法,确保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既往复发率、残疾程度等关键因素上具有可比性。

最终分析涵盖匹配后的544名OCR患者和417名OFA患者(总计961人),累计随访18,873患者-月(约1,573患者-年),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基础。

评估指标包括:

  1. 临床复发(神经症状恶化持续≥24小时)
  2. 新发或扩大的MRI病灶(T2高信号)
  3. 6个月确认的残疾恶化(CDW)
  4. 非复发相关进展(PIRA)
  5. 复发相关恶化(RAW)

MRI扫描按国际标准化协议执行,由不知情治疗分配的资深神经放射科医生评估。

主要发现:详细数据结果

匹配后两组基线特征均衡:平均年龄35.4岁,平均病程44.9个月。女性占比(OCR组67.1%,OFA组69.5%)符合多发性硬化症的典型性别分布。

治疗前患者疾病活动活跃:OCR组年化复发率0.76,OFA组0.92。基线MRI显示OCR组平均T2病灶数19.2,OFA组19.1。

既往治疗情况:

  • 初治患者:OCR组30.9%,OFA组35.3%
  • 曾用那他珠单抗:OCR组24.4%,OFA组15.1%
  • 曾用S1P受体调节剂:OCR组16.9%,OFA组17.5%
  • 其余患者曾接受各类平台疗法

复发结果: 共168例患者出现临床复发(OCR组101例/18.6%,OFA组67例/16.1%)。年化复发率从0.76降至0.11(整体),表明两种疗法均能显著减少复发。

MRI结果: 共检测到278个新发/扩大T2病灶(213例患者)。具体而言,OCR组126例(23.2%)出现174个病灶,OFA组87例(20.9%)出现104个病灶。MRI数据完整率达97.2%。

残疾结果: 共147例患者(15.6%)出现确认的残疾恶化(OCR组93例/17.1%,OFA组54例/12.9%)。其中:

  • 复发相关恶化(RAW):80例(OCR 8.4%,OFA 8.2%)
  • 非复发相关进展(PIRA):67例(OCR 8.6%,OFA 4.8%)

非劣效性分析: 设定15%非劣效界值(即OFA疗效最多低15%仍视为非劣效)的统计显示,两种疗法在所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

亚组分析: 初治患者和平台疗法转换者的结果一致。但从S1P调节剂(如芬戈莫德)或那他珠单抗转换的患者可能存在差异,需更大样本验证。

既往接受S1PRM治疗的患者中,26.1%转用OCR和17.8%转用OFA是由于疾病活动;其余因不良事件转换,包括淋巴细胞减少(49%)、感染(35%)、皮肤反应(8%)、晕厥(5%)和眼压升高(3%)。

临床意义:对患者的实际价值

本研究证实OCR和OFA均为RMS高效疗法。OFA非劣于OCR的结果意味着患者和医生可基于个人偏好和实际因素(而非疗效担忧)选择治疗。

偏好低频次治疗且接受静脉输注者可选OCR(每六个月一次);偏好居家自注且接受较高频率者可选OFA(每月皮下注射)。两种方案在预防复发、残疾进展和新MRI病灶方面效果相当。

年化复发率从0.84降至0.11,凸显B细胞清除疗法的强效。多数患者治疗期间无复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初治和平台疗法转换者的相似结果提示,无论既往治疗史如何,OCR和OFA均为合适选择。这对疗效不佳后需升级治疗者尤为重要。

从S1P调节剂或那他珠单抗转换者的潜在差异提示,医生需结合个体病史选择治疗,但该发现尚需进一步验证。

总体而言,本研究增强了患者选择权和治疗信心,表明两种方案在真实世界中均能提供优异疾病控制。

研究局限:尚未解答的问题

尽管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真实世界证据,仍需注意以下局限:观察性设计意味着治疗分配非随机,虽经统计方法调整仍可能存在偏倚。

2.5年随访期不足以评估长期结局或罕见副作用。多发性硬化症为终身疾病,需更长时间观察数十年疗效。

德国三级中心的数据可能限制其他医疗体系或患者群体的适用性。治疗模式、监测协议和患者特征在其他地区可能不同。

虽纳入了不同治疗史的亚组,但从较新S1P调节剂(如奥扎尼莫德、泊尼莫德)转换者样本量较小,结论需谨慎解读。

研究未全面评估安全性和副作用,而这是治疗决策的关键因素。个体副作用差异可能影响选择。

非劣效性设计可证明OFA不差于OCR,但无法证实完全等效。可能存在未检测到的微小差异。

实用建议:患者的行动指南

基于本研究,RMS患者与医生讨论治疗时可参考以下建议:

  1. 与神经科医生充分沟通。OCR和OFA均为高效方案,需结合生活方式、偏好及具体病情选择。
  2. 考虑给药方式。倾向低频次诊所静脉输注选OCR;偏好居家自注且接受较高频率选OFA。
  3. 回顾治疗史。虽两种方案对多数患者有效,但从S1P调节剂或那他珠单抗转换者需与医生讨论本研究发现的潜在差异。
  4. 定期监测疗效。无论选择何种方案,均需通过临床评估和MRI扫描定期监测。
  5. 。两种治疗通常耐受良好,但可能出现副作用,需及时向医疗团队反馈。
  6. 关注研究进展。随着更多长期数据和亚组分析发布,建议可能更新。保持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了解最新证据。

请注意,治疗决策应基于与医生的共同讨论,综合现有证据、个人情况及偏好后制定。

来源信息

原文标题:接受奥瑞珠单抗或奥法妥木单抗治疗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疗效差异分析

作者:斯文·G·莫伊特、斯蒂芬妮·沃尔夫、安娜·米克、爱丽丝·威利森、康斯坦策·克莱因施尼茨、萨斯基亚·罗伊伯、马克·帕夫利茨基、弗朗茨·费利克斯·科南、托马斯·斯克瑞普莱茨、马蒂亚斯·格罗特、托比亚斯·鲁克、哈根·B·赫特纳、克里斯托夫·克莱因施尼茨、托比亚斯·波普、雷菲克·普尔、布鲁斯·A·C·克里、汉斯-彼得·哈通、卡特琳·默伦霍夫、斯特芬·普法伊弗

期刊:《神经病学年鉴》2025年97卷583-595页

数字对象标识符:10.1002/ana.27143

本文基于权威医学期刊发表的同行评审研究,以患者易读的形式呈现科学信息,同时完整保留原始研究的重要发现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