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领域权威专家Francesco Maisano博士分享了二尖瓣修复术与经导管治疗中的两个经典案例。他深入阐释了尊重患者意愿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核心价值,并具体分析了MitraClip技术为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带来的生存转机。Maisano博士特别强调,提供客观全面的治疗方案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诊疗的关键——既能满足患者长期诉求,又能获得显著临床疗效。
二尖瓣修复成功案例: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脏病治疗实践
章节导航
倾听患者意愿
Francesco Maisano博士强调了心脏护理的基本原则:医生必须认真倾听患者诉求。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是有效且人性化治疗的基石。本次关于患者参与决策的讨论由Anton Titov博士主持。
理解患者的个人目标与生活方式需求至关重要,这能确保治疗方案与其期望的生活质量相匹配。
MitraClip治疗心力衰竭
Francesco Maisano博士分享了一例严重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治疗经历。该患者射血分数极低(仅18-20%),案例发生于2008年MitraClip技术发展初期。
当时该患者属于"非Everest标准"的高风险类别,医疗团队曾就手术获益进行深入探讨。尽管存在不确定性,最终仍实施了MitraClip手术,患者术后奇迹般地存活了12年。
实现患者梦想
患者的诉求简单而深刻:希望自由呼吸、独立行走,并完成圣地亚哥朝圣之路的梦想。Maisano博士最初认为这对NYHA心功能4级的患者而言过于理想化。
MitraClip手术成功减轻二尖瓣反流后,患者一年后带着盖满朝圣印章的护照复诊。这个案例证明,新技术能帮助实现原本遥不可及的生命愿望。
定制治疗方案
Maisano博士讲述了第二例案例:一位患有巴洛氏病的企业家因A2-A3区二尖瓣连枷样改变,要求进行MitraClip手术以期快速返回摩纳哥的商业活动。
经超声心动图评估,Maisano博士发现其解剖结构不适合早期MitraClip装置(连枷涉及半数瓣叶)。最终为患者实施了微创外科修复手术,体现了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
无偏见的医疗建议
第二个案例凸显了全面掌握治疗手段的价值。Maisano博士指出,同时精通经导管与外科技术使他能摒弃技术偏好,纯粹基于患者利益提供客观建议。
这位企业家术后恢复迅速,一周后自主出院,带着功能完好的二尖瓣重返工作岗位。Titov博士与Maisano一致认为:可靠无偏的信息是医患共同决策的基础。
完整文字记录
Francesco Maisano博士:我想分享两位患者的故事。第一位是2008年接受MitraClip治疗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伴心衰患者。当时他射血分数仅18-20%,属于非Everest标准的高危人群。我们曾犹豫是否实施手术,但最终他术后存活了12年——更重要的是,他实现了徒步圣地亚哥朝圣之路的梦想。术后一年,他带着盖满印章的朝圣护照复诊时,我深刻意识到:医疗技术真正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实现生命愿景。
第二位是摩纳哥企业家,患有巴洛氏病伴A2-A3区连枷样改变。他坚持要求做MitraClip以便快速复工。但评估发现其半数二尖瓣受累的复杂情况不适合当时的技术,最终实施了微创外科修复。他一周后自行出院,带着功能完整的二尖瓣重返职场。这个案例说明:当医生能提供所有治疗选择时,患者才能获得真正客观的建议。我们需要用无偏见的信息,与患者共同做出最合适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