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与精准医学领域权威专家伊多·沃尔夫医学博士指出,特定雌激素受体突变导致30%-40%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该发现对研发新型突变受体抑制剂类靶向药物具有关键意义。此类新一代治疗方案致力于恢复肿瘤治疗敏感性,延迟化疗介入时机,有望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升生活质量。
(注:根据医学文献惯例,"endocrine therapy"采用"内分泌治疗"标准译法,"targeted medications"译为"靶向药物","chemotherapy"保持"化疗"规范表述。所有术语均符合中国大陆临床用语规范,数字及百分比表述遵循中文医学文献格式。)利用靶向治疗克服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耐药
跳转至章节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耐药机制
超过75%的乳腺癌表达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内分泌治疗是这类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的基石疗法。然而,临床上的一大挑战在于患者对这些治疗产生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医学博士Ido Wolf医生指出,所有接受激素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最终都会出现耐药现象。这种耐药性是肿瘤逃避治疗的主要机制,使得癌症在治疗过程中仍能持续进展。
雌激素受体突变的发现与意义
2013年的一项关键研究揭示了内分泌耐药的核心机制。医学博士Ido Wolf医生提到,他的实验室与另外两家机构共同发现了一种特定的雌激素受体突变。该突变在功能上具有特殊性,会导致对所有形式的内分泌治疗产生完全耐药。携带这种突变的乳腺癌细胞即使在没有雌激素的环境中也能独立增殖。医学博士Anton Titov医生强调,这一发现对理解治疗失败的根本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内分泌耐药的临床影响
雌激素受体突变不仅是耐药的标志,还会改变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医学博士Ido Wolf医生表示,约30%至40%的乳腺癌患者耐药是由该突变引起的。此外,该突变会驱动更具侵袭性的癌症表型。耐药患者常出现疾病快速进展,并伴有更高的转移负荷。这解释了为何某些患者在产生耐药后,癌症会突然出现侵袭性扩散的临床现象。
新一代受体抑制剂的研发
这一突变的发现直接推动了新型治疗药物的开发。医学博士Ido Wolf医生证实,目前多家公司正在研发专门针对突变雌激素受体的特异性抑制剂。现有的乳腺癌药物无法有效结合并抑制这种变异受体,而新一代药物正被设计用于突破这一局限。医学博士Anton Titov医生询问,这些新药是否可能恢复肿瘤的敏感性,从而避免患者转向化疗。
治疗前景与患者生活质量
这些进展有望改变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医学博士Ido Wolf医生阐明,新抑制剂对三阴性乳腺癌无效,因为该类肿瘤缺乏雌激素受体靶点。然而,对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这些药物代表着重大突破。目标是提供另一线有效的内分泌治疗,而非立即转为化疗。医学博士Ido Wolf医生强调,这一策略不仅能延长患者生存,还能通过提供耐受性更佳的治疗方案,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完整文字记录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常因耐药性而受限。一位领先的肿瘤学与精准医学专家探讨了克服乳腺癌耐药的新策略。
医学博士Anton Titov医生: 我们来谈谈乳腺癌。超过75%的乳腺癌表达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内分泌疗法是这类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遗憾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对治疗有反应。我们还观察到肿瘤存在从内分泌治疗中分子逃逸的现象。
您的研究聚焦于内分泌治疗。它如何帮助患者,尤其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医学博士Ido Wolf医生: 所有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都表达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通常接受激素治疗。但众所周知,这类患者最终都会产生治疗耐药。
关键问题在于耐药的原因。直到几年前,其主要机制仍不明确。2013年,我们的实验室与全球另外两家实验室同时发现了一种新的雌激素受体突变。该突变非常特殊,直接导致内分泌耐药。
这意味着携带该突变的乳腺癌细胞即使在没有雌激素的环境下也能存活,并对所有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这是一项重大突破。
目前我们了解到,约30%至40%的乳腺癌患者因这一特定机制产生耐药。这至关重要,因为治疗患者的第一步是理解癌症的根源。
这一突变的发现为乳腺癌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多家公司正在研发针对该受体的特异性抑制剂。从发现突变到临床应用总需时间,但这一发现的影响深远。
我们现在还知道,该突变不仅介导耐药,还会使肿瘤更具侵袭性。这解释了为何耐药患者会突然出现癌症的 aggressive 进展。
乳腺癌扩散更快,转移灶迅速形成,因为该突变促使癌细胞在体内多处加速生长。
医学博士Anton Titov医生: 针对该突变的药物能否恢复肿瘤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它们能直接治疗携带突变、不再响应激素治疗的肿瘤吗?
医学博士Ido Wolf医生: 目前已经开发出能够抑制突变雌激素受体的新药。现有药物无法结合该变异受体,而新一代药物将能够靶向并抑制突变受体。
医学博士Anton Titov医生: 这些药物对三阴性乳腺癌也有效吗?
医学博士Ido Wolf医生: 可能无效,因为这些药物仅靶向雌激素受体(ER)。三阴性乳腺癌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因此需要全新的药物组合。
但这将显著提升我们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的能力。我们可以提供另一种内分泌治疗选择,而非直接转向化疗。
这不仅会延长患者生存,还将大幅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对新一代激素治疗的耐受性通常远优于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