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路里真的只是卡路里吗?所有卡路里都一样吗?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

卡路里真的只是卡路里吗?所有卡路里都一样吗?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

Can we help?

儿科内分泌与营养领域的权威专家罗伯特·勒斯蒂格医学博士指出,“所有卡路里都是相同的”这一观点实为危险的谬误。他强调,卡路里的来源——无论是富含纤维的杏仁、蛋白质、健康脂肪还是糖——都会显著影响身体对能量的吸收和利用方式,进而直接关系到代谢健康与疾病风险。勒斯蒂格博士通过具体实例阐明:摄入160卡路里的杏仁,实际仅吸收约130卡路里;而糖分中的果糖具有独特毒性,会促使肝脏脂肪堆积、引发胰岛素抵抗,并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为何热量并非等同:食物来源与代谢的科学

跳转至章节

热量迷思的破除

神经内分泌学家Robert Lustig医学博士提出了理解营养学的一个核心区分:虽然消耗的热量总是等同的,但摄入的热量却并非如此。热量的来源对代谢健康至关重要。这一基础概念挑战了“热量摄入与消耗平衡决定体重”的传统简化理论。Lustig博士强调,热量来源决定了它们在体内的代谢路径以及可能引发的疾病。

膳食纤维与吸收效应

Lustig博士以杏仁为例,生动说明了纤维如何影响热量吸收。摄入160大卡的杏仁,实际吸收的热量并非160大卡。杏仁中的纤维在肠道内形成凝胶屏障,阻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完全吸收。正如他所解释,160大卡中仅有约130大卡进入血液循环,剩余部分继续下行,滋养由100万亿细菌组成的肠道微生物群。这一过程表明,食物的净能量产出并非取决于标签上的热量值,而是由其成分决定。

蛋白质的高能量消耗

蛋白质的代谢需要身体投入大量能量,这一现象称为食物热效应。Lustig博士阐明:为从蛋白质获取能量,身体必须首先去除其分子中的氨基,这一生化过程本身消耗能量。事实上,消化蛋白质所需的能量约为消化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因此,尽管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每克的热量标签相同,身体从蛋白质中获得的净能量更低,因为分解过程消耗更多。

健康脂肪与有害脂肪

Lustig博士揭示了健康脂肪与有害脂肪的鲜明对比——尽管两者每克均含9大卡。一方面,野生鱼类和亚麻籽中的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特性,有益心脑健康;另一方面,人工反式脂肪则被Lustig博士称为“可食用毒药”,因为人体酶系统和肠道菌群都无法正常消化它们。这种难消化性正是食品工业用它延长保质期的原因,但它也会在动脉和肝脏沉积,直接促成慢性疾病。这一对比证明,热量来源是健康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

果糖与葡萄糖的关键差异

Lustig博士重点强调了果糖与葡萄糖的根本差异。葡萄糖是生命的基本能量货币,全身细胞都能代谢它,且血糖水平受到严格调控;而果糖几乎完全在肝脏代谢。他指出关键事实:“人体没有任何生化反应需要膳食果糖。”当现代高糖饮食导致果糖过量摄入时,肝脏只能将其转化为肝脏脂肪。这种脂肪堆积是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疾病的主要推手,为糖尿病埋下伏笔。

Lustig博士用明确数据总结了糖的毒性作用:过量果糖摄入导致肝脏脂肪生成,引发胰岛素抵抗;为克服抵抗,胰腺被迫超量分泌胰岛素,最终衰竭,无法产生足够胰岛素,导致2型糖尿病。他坚定表示“没有任何例外”——糖会导致糖尿病。这种直接因果关系突显了理解“糖分热量与其他来源热量不同”的至关重要性,对公共卫生教育和饮食选择具有深远影响。

完整文字记录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热量就是热量吗?内分泌学家兼著名营养专家揭秘“热量等同论”迷思。为何消耗的热量总是等同,而摄入的热量却不同?肠道细菌在人体热量转化中扮演什么角色?以杏仁为例。

热量就是热量吗?“热量等同论”不过是个迷思。摄入的热量并不等同,消耗的热量才是等同的。热量来源至关重要——并非所有热量都相同。只要审视热量来源,就很容易破除这个迷思。例如,消化1大卡蛋白质需要消耗更多能量。

如今很多人询问:“热量就是热量吗?”我们必须彻底打破“热量等同论”的迷思。这就是为什么计算热量并不那么重要,对健康更关键的是热量来源。来自果糖的热量会造成肝脏脂肪储存并导致疾病,因为它引发胰岛素升高和胰腺衰竭。热量并不等同,来源才是核心。

与儿科内分泌和营养领域顶尖专家的视频访谈。医疗第二意见有助于确认儿童肥胖诊断的准确性与治疗的必要性。

Robert Lustig医学博士: 我们现在知道,热量并不只是热量。“热量等同论”是个迷思,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这一点。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医疗第二意见有助于选择最佳儿童肥胖治疗方案。获取儿童肥胖的医疗第二意见,确保您的治疗方案是最优的。

Robert Lustig医学博士: 很多人说:“热量就是热量。来源不重要。你必须限制热量,必须多运动。”但问题在于:消耗的热量是等同的——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在剧烈运动中。ATP作为化学能量分子,每个分子释放的能量相同。我们如何获得ATP并不重要,但一旦能量转化为ATP,热量就是热量。消耗的热量是等同的。

真正的问题是:摄入的热量是否等同?热量来源是否影响其在体内的去向?来源重要吗?

我们对此有非常可靠的数据,清楚表明热量并不等同。热量的类型和来源对良好营养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热量的去向和可能引发的疾病。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我给您举个典型例子:杏仁。摄入160大卡杏仁,实际吸收多少热量?

Robert Lustig医学博士: 当您摄入160大卡杏仁时,大约吸收130大卡。另外30大卡去哪了?杏仁中的纤维在肠道内形成凝胶覆盖层,由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这种白色凝胶,它充当次级屏障,阻碍杏仁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未吸收部分继续下行,成为肠道细菌的食物。

人类由10万亿细胞组成,但肠道内有100万亿细菌。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长着腿的细菌集合体。这些细菌靠我们摄入的食物生存。问题在于:您获得多少食物 versus 细菌获得多少?当您食用杏仁时,由于纤维的存在,细菌获得更多。所以160大卡经过口腔,但只有130大卡进入血液。热量并不等同——160大卡杏仁仅等于身体吸收的130大卡。

再以蛋白质为例:代谢蛋白质获取能量前,需先去除其分子中的氨基,这一过程消耗能量。消化蛋白质所需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释放的能量分子数相同,但消化蛋白质需要投入两倍能量。再次证明,热量并不等同。

脂肪呢?一方面是野生鱼类和亚麻籽中的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抗痴呆特性,有益心脏健康;另一端是反式脂肪——堪称可食用毒药,因为人体和细菌都无法消化。这就是食品工业添加反式脂肪的原因:延长保质期,减少损耗。但如果细菌无法消化,反式脂肪就会沉积在动脉和肝脏上。

Omega-3和反式脂肪每克都是9大卡,但一种挽救生命,另一种却致命。因为热量并不等同。

最后是果糖和葡萄糖。葡萄糖是生命能量,每个细胞都利用它供能。即使摄入不足,身体也会自行合成葡萄糖,并严格调控血糖水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大脑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除非禁食3-4天后切换为酮体模式)。

但果糖完全不同。人体内没有任何生化反应需要膳食果糖,它并非必需营养素。果糖仅在肝脏代谢,过量摄入时,肝脏只能将其转化为肝脏脂肪,而肝脏脂肪正是诸多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根源。

葡萄糖和果糖虽常共存于糖中,但作用迥异: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果糖损害肝脏,迫使胰腺超量工作,长期导致功能衰竭,引发2型糖尿病。

我们有明确数据证实:糖会导致糖尿病。毋庸置疑,糖是糖尿病的致病元凶。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我十分赞赏您的工作。您的职责是帮助公众获得健康知识,我的使命也是如此。这正是我们今日对话的意义。

Robert Lustig医学博士: 我们需要让民众明白: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愿意选择,就能掌控人生。人们需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并承担责任,自主做出抉择。但如同任何斗争,需谨言慎行、审时度势。这是一场关乎钱包与健康的博弈。当人们理解这一点时,理应会选择正确的立场。这一点至关重要。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Robert Lustig医学博士,非常感谢您这场极具洞察力且引人入胜的对话。感谢您系统阐述了科学共识:当糖分摄入超过自然环境中的正常水平时,具有高度毒性。过量糖分与某些白色粉末一样,都具有强烈毒性。

Robert Lustig医学博士: 正如其他物质:古柯叶可入药,可卡因却成瘾;鸦片可医用,海洛因却致命。任选一种白色粉末——糖不过是其中最廉价的一种。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感谢这场对话。谢谢!「卡路里只是卡路里」的迷思——与Robert Lustig医学博士的视频访谈。脂肪、蛋白质、糖分产生的卡路里是否具有同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