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对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Can we help?

这项综合分析比较了79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的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患者与1,975例接受标准疾病修正治疗的患者,结果显示AHSCT显著延缓了残疾进展。移植组患者的确认残疾恶化风险降低50%,其中61.7%的患者在5年内病情无进展,而对照组仅为46.3%。尤为突出的是,AHSCT组中34.7%的患者在3年内实现持续残疾改善,传统治疗组这一比例仅为4.6%,表明神经功能恢复潜力存在显著差异。

干细胞移植为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目录

引言:认识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及其治疗挑战

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是多发性硬化的一个难治阶段,其特征是神经功能持续恶化,无论是否出现明显复发。这种进行性残疾累积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虽然疾病进展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最新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内存在的区室化炎症即使在无可见复发的情况下,仍持续导致神经损伤。

现有疾病修饰治疗(DMT)对SPMS患者的疗效有限。近期临床试验显示,即使最有效的药物每年仅能延缓残疾进展约19天。这种有限的疗效凸显了对该群体开发更有效治疗方案的迫切需求。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已成为治疗侵袭性多发性硬化的前瞻性策略。该疗法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经强化化疗"重置"免疫系统后回输干细胞,重建新的免疫系统以消除导致多发性硬化的自身免疫异常。

研究方法:试验设计与实施

这项意大利多中心研究对比了1997-2019年间接受AHSCT的79例活动性SPMS患者与意大利多发性硬化登记处1975例接受其他DMT治疗的SPMS患者的临床结局。研究采用复杂统计方法确保非随机试验条件下的组间可比性。

入组标准包括:SPMS确诊后开始治疗、有基线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记录、至少完成一次随访。对照组患者接受各类DMT治疗:β干扰素(24%)、硫唑嘌呤(13%)、醋酸格拉替雷(13%)、米托蒽醌(11%)、芬戈莫德(9%)、那他珠单抗(7%)、甲氨蝶呤(6%)、特立氟胺(6%)、环磷酰胺(6%)、富马酸二甲酯(4%)和阿仑单抗(1%)。

移植流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非格司亭进行干细胞动员。多数患者(64/79)接受BEAM预处理方案(卡莫司汀、阿糖胞苷、依托泊苷和美法仑)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其余患者根据医生评估和个体特征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案。

研究运用两种统计方法减少选择偏倚:倾向评分匹配(基于患者特征构建可比队列)和重叠加权(在统计校正差异的同时保留全样本数据)。分析涵盖年龄、性别、基线残疾程度、既往治疗、复发率、病程及治疗起始时间等变量。

主要发现:详细结果与数据解读

研究显示两种疗法在多项终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残疾进展

AHSCT组确诊残疾进展(CDP)时间显著延长。风险比0.50(95% CI:0.31-0.81;p=0.005),表明移植患者残疾恶化风险降低50%。

治疗3年后,AHSCT组无残疾进展生存率达71.9%(95% CI:58.5-81.5%),显著高于DMT组的58.1%(95% CI:50.3-64.9%)。5年时差距进一步扩大,移植组为61.7%(95% CI:47.5-73.1%),常规治疗组仅为46.3%(95% CI:37.4-54.5%)。

残疾改善

最显著的发现是AHSCT组观察到实质性功能改善。移植患者改善率为DMT组的4.21倍(HR=4.21;95% CI:2.42-7.33;p<0.001)。

治疗1年后,30.2%的移植患者出现可测量功能改善(95% CI:20.6-42.8%),DMT组仅3.4%(95% CI:1.6-7.0%)。3年后移植组改善率维持38.8%(95% CI:28.0-51.9%),DMT组仅为7.8%(95% CI:4.6-12.7%)。

年化复发率

AHSCT组复发率显著降低。随访前两年移植组年化复发率(ARR)为0.024(95% CI:0-0.051),DMT组为0.32(95% CI:0.24-0.39),复发风险降低92.5%(RR=0.075;95% CI:0.023-0.24;p<0.001)。

全程随访中移植组ARR保持0.020(95% CI:0.006-0.034)的低水平,DMT组为0.45(95% CI:0.36-0.55),风险降低95.6%(RR=0.044;95% CI:0.021-0.091;p<0.001)。

残疾轨迹

EDSS评分纵向分析显示两组残疾演变轨迹迥异:移植组残疾水平基本稳定,年均EDSS变化-0.013分(95% CI:-0.087至0.061);DMT组呈现明确进展,年均变化+0.157分(95% CI:0.117-0.196),组间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

临床意义:对患者的实际价值

本研究为活动性SPMS治疗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首次有力证实AHSCT不仅能延缓残疾进展,还能使相当比例患者获得神经功能改善,从而改变SPMS的自然病程。

对于经传统治疗仍出现复发或MRI活动的活动性SPMS患者,AHSCT代表了一种可能改变疾病进程的选择。超过90%的复发率降低和超三分之一患者的功能改善提示,早期干预可能预防不可逆神经损伤。

移植组残疾评分的长期稳定与DMT组的持续进展形成鲜明对比,表明AHSCT可能提供优于现有药物的长期疾病控制,这对治疗下仍持续衰退的SPMS患者尤为重要。

需注意的是,移植组中7例患者(8.9%)在术后中位2.2年需要追加DMT治疗,提示即使移植成功后仍需持续监测。

研究局限:需要谨慎解读的方面

本研究存在若干限制:首先为非随机观察性研究,尽管采用先进统计方法校正偏倚,但未测量因素仍可能影响结果。

移植组样本量有限(79例),涉及14个中心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异。虽然多数采用BEAM+ATG方案,但部分患者使用替代方案可能影响结局。

对照组大多缺乏MRI数据,导致统计校正无法完全纳入MRI活动性这一重要影响因素。

随访时间不一,缺乏10年以上长期数据。此外研究聚焦"活动性"SPMS患者(近期有复发或MRI活动),结果可能不适用于非活动性患者。

最后与其他观察性研究类似,可能存在影响治疗选择和结局的未测量混杂因素。

建议:患者行动指南

基于研究证据,活动性SPMS患者可参考以下建议:

  1. 与神经科医生探讨AHSCT可行性——若经标准治疗仍出现复发或MRI活动,特别是年轻侵袭性患者
  2. 寻求专业中心评估——选择兼具多发性硬化诊疗和干细胞移植经验的医疗中心
  3. 全面评估风险收益——AHSCT虽疗效显著,但存在感染、不孕等治疗相关风险
  4. 把握治疗时机——疾病活动期早期干预可能最大程度预防不可逆残疾
  5. 保持合理预期——疗效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术后仍需辅助治疗
  6. 坚持长期随访——即使移植成功也需定期监测疾病活动及晚期并发症

本研究标志着SPMS治疗的重要进展,为超越传统疗法的疾病修饰带来新希望。治疗决策应综合个体情况、个人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由患者与医疗团队共同制定。

来源信息

原文标题: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Giacomo Boffa 医学博士;Alessio Signori 哲学博士;Luca Massacesi 医学博士;Alice Mariottini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Elvira Sbragia 医学博士;Salvatore Cottone 医学博士;Maria Pia Amato 医学博士;Claudio Gasperini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Lucia Moiola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Stefano Meletti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Anna Maria Repice 医学博士;Vincenzo Brescia Morra 医学博士;Giuseppe Salemi 医学博士;Francesco Patti 医学博士;Massimo Filippi 医学博士;Giovanna De Luca 医学博士;Giacomo Lus 医学博士;Mauro Zaffaroni 医学博士;Patrizia Sola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Antonella Conte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Riccardo Nistri 医学博士;Umberto Aguglia 医学博士;Franco Granella 医学博士;Simonetta Galgani 医学博士;Luisa Maria Caniatti 医学博士;Alessandra Lugaresi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Silvia Romano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Pietro Iaffaldano 医学博士;Eleonora Cocco 医学博士;Riccardo Saccardi 医学博士;Emanuele Angelucci 医学博士;Maria Trojano 医学博士;Giovanni Luigi Mancardi 医学博士;Maria Pia Sormani 哲学博士;以及 Matilde Inglese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出版物:《神经病学》2023;100:e1109-e1122.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6750

注:本文基于意大利骨髓移植-多发性硬化研究组和意大利多发性硬化登记处的同行评审研究,涉及79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患者与1975例接受其他疾病修饰治疗患者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