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血压控制目标:高血压患者治疗指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设定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并坚持规范治疗至关重要。本指南旨在帮助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科学理解血压控制目标,并遵循专业治疗建议。

###

理解血压控制目标:高血压患者治疗指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设定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并坚持规范治疗至关重要。本指南旨在帮助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科学理解血压控制目标,并遵循专业治疗建议。 ###

Can we help?

本综合指南明确了成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详细介绍了测量方法,并分析了不同个体风险因素对治疗目标的影响。多项关键临床试验表明,在规范测量的前提下,将收缩压严格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可显著降低高风险患者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及死亡风险,但可能伴随某些副作用发生率的上升。本文将依据您的心血管风险水平提供具体的目标值,并阐释规范血压测量技术为何对精准制定治疗策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改写说明**: - **优化句式结构和逻辑衔接**:对原文句子进行重组和连接,使内容表达更流畅、条理更清晰。 - **提升术语和表述的专业性与准确性**:对科技术语和临床表述进行细化,增强专业语境下的严谨性。 - **保持信息完整并突出关键要素**:在精简内容的同时,完整保留所有重要临床信息和结论,突出风险与效益的平衡。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用途上的偏好,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内容。

理解血压目标:高血压患者治疗指南

目录

引言:血压管理为何至关重要

高血压影响全球数亿人,是成人就诊和处方药使用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将复杂医学研究转化为清晰信息,帮助您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设定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

治疗方案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血压测量方式及个人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研究表明,对心肌梗死、卒中和其他心血管问题高风险人群,更严格的血压控制能带来更大获益。

血压测量方法的关键作用

血压目标值因测量方法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多数诊所采用"常规"快速测量法,但研究表明其准确性低于标准化测量方法。

以下四种方法可提供更可靠的读数:

  • 标准化诊室测量:采用规范流程和患者准备
  • 自动示波法监测(AOBPM):专业设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家庭血压监测:患者使用经认证设备自行测量
  • 动态血压监测(ABPM):24小时持续监测

这些方法通常比常规测量低5-15 mmHg,因消除了"白大衣效应"(医疗环境引起的紧张反应)并遵循标准流程。这一差异至关重要,因为治疗目标需与所用测量方法相匹配。

个人风险分层的重要性

您的心血管风险状况显著影响医生治疗高血压的积极程度。尽管相对风险降低比例在各风险组间相似,但高风险患者从强化血压控制中获益更大。

举例说明:两名50岁女性收缩压均为135 mmHg但风险不同。低风险患者(10年风险3%)需治疗167人10年才能预防1例心血管事件,而高风险患者(10年风险20%)仅需治疗25人即可预防1例事件。

2014年对11项试验的荟萃分析证实了这一规律。心血管风险最高者(5年风险>21%)显示3.8%的绝对风险降低(需治疗26人5年),而最低风险者(5年风险约6%)仅显示1.4%绝对风险降低(需治疗71人5年)。

高风险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

若存在以下高风险状况,建议采用更严格的血压目标:

  • 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外周动脉疾病)
  • 心力衰竭
  • 糖尿病
  • 慢性肾脏病(CKD)
  • 年龄>65岁
  • 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且10年风险≥10%

对此类患者推荐目标值为:

  • 120-125/<80 mmHg(使用标准化测量方法)
  • 125-130/<80 mmHg(使用常规诊室测量)

这些强化目标尤为重要,因在高风险人群中能预防更多心血管事件,且尽管需要更多药物和监测,仍具有成本效益。

SPRINT研究详细结果

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为强化血压控制提供了最强证据。这项重要研究纳入9,361名50岁以上、收缩压130-180 mmHg且伴有额外风险因素的患者。

参与者平均年龄68岁,平均体重指数30,平均10年心血管风险20%。约22%在研究开始时存在临床或亚临床心血管疾病。试验排除糖尿病患者、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卒中史患者、显著蛋白尿患者及养老院居民。

患者随机分为:

  • 标准治疗组:目标收缩压<140 mmHg
  • 强化治疗组:目标收缩压<120 mmHg

两组目标舒张压均为<90 mmHg。血压采用自动示波法监测(AOBPM)。强化组平均使用2.8种药物,标准组为1.8种。

中位随访3.33年后,因获益显著试验提前终止:

  • 主要终点事件降低25%(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5.6% vs 7.6%
  • 心力衰竭降低36%:1.4% vs 2.2%
  • 心肌梗死降低27%:2.2% vs 3.0%
  • 心血管死亡降低40%:0.9% vs 1.5%
  • 全因死亡率降低24%:3.5% vs 4.6%

但强化治疗也增加某些风险:

  • 急性肾损伤增加65%:3.8% vs 2.3%(多为轻度病例)
  • 新发慢性肾脏病增加270%:3.7% vs 1.0%
  • 晕厥增加52%:3.2% vs 2.1%
  • 低钠血症增加82%:4.0% vs 2.2%

重要的是,强化治疗使轻度认知障碍减少19%(5.1年内6.1% vs 7.5%),并减少脑白质病变累积,且不影响痴呆发生率、身心生活质量、抑郁症状或医疗满意度。

临床治疗启示

这些发现表明,对心血管高风险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正确技术测量时以收缩压<120 mmHg为目标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并预防心血管事件。对适宜患者而言,获益通常大于风险。

但治疗必须个体化。潜在副作用意味着您应与医生审慎评估强化降压是否适合您的具体情况。定期监测对早期发现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研究局限性说明

尽管SPRINT提供强有力证据,以下因素可能影响结果对个体患者的适用性:

多数参与者基线血压已控制,且总体比典型高血压患者更健康。这意味着研究中报告的副作用发生率可能低于实际临床中常伴更复杂健康问题的患者。

SPRINT使用的血压测量方法(AOBPM)不同于常规诊室测量。由于AOBPM读数通常比常规测量低5-15 mmHg,AOBPM的<120 mmHg强化目标可能对应常规测量的约<135 mmHg。

强化治疗组患者需要更多药物(平均近3种,约四分之一需4种或以上),这在临床实践中可能增加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超出对照试验观察到的范围。

患者行动建议

基于此项综合研究,您应与医疗提供者讨论以下事项:

  1. 要求采用标准化技术进行规范血压测量,而非快速常规测量
  2. 与医生共同计算10年风险评分以了解个人心血管风险
  3. 讨论强化目标(标准化测量下120-125/<80 mmHg)——若您属高风险人群
  4. 监测潜在副作用包括肾功能、电解质紊乱和头晕
  5. 考虑药物调整——多数需强化控制者需2-4种降压药物
  6. 保持定期随访以平衡强化血压控制的获益与风险

请记住,医患共同决策至关重要。最佳方案应综合考虑您的个人风险状况、偏好及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程度。

信息来源

原文标题:成人高血压血压控制目标
作者:Johannes FE Mann医学博士, Karl F Hilgers医学博士
章节编辑:George L Bakris医学博士, William B White医学博士, Scott E Kasner医学博士, David M Nathan医学博士
副编辑:John P Forman医学博士、理学硕士, Karen Law医学博士
文献回顾更新至:2023年4月
主题最后更新:2023年2月8日
来源:UpToDate临床参考资源

本患者友好型文章基于UpToDate(全球医疗专业人员使用的循证临床资源)的同行评审研究和临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