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为一名41岁男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踝关节肿胀、发热及两次晕厥发作。影像学检查显示其胸部和肺部存在淋巴结肿大及肺结节。经全面诊断评估,医生确诊其为勒夫格伦综合征(Löfgren's syndrome)——一种以急性踝关节炎、皮肤红斑和胸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结节病亚型。该案例提示,晕厥可能是炎症性病变累及心脏的重要临床线索。
一例复杂医疗案例解析:晕厥、踝部肿胀与胸部影像学发现
目录
病例呈现
一名41岁男性因双踝肿胀及多次晕厥发作,就诊于麻省总医院。症状约始于4.5个月前,初期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及胸部烧灼感。
这些症状持续数周后,患者曾在其他医院住院。当时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置入支架后,症状完全缓解。
本次就诊前10天,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疲劳感。随后三天内,相继出现发热、全身肌肉疼痛、食欲减退、轻度头痛、新发皮肤瘀斑以及腕踝关节疼痛。
尽管SARS-CoV-2检测结果为阴性,症状持续存在。发病第五天,体温升至38.2°C(100.8°F),并在起身时发生晕厥,导致右膝受伤。次日晨间排尿时出现恶心、多汗及头晕,随后再次发生目击性晕厥并头部撞击。
病史与风险因素
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肥胖、勃起功能障碍、脂肪肝、玫瑰痤疮及焦虑症。当前用药包括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氨氯地平和艾司西酞普兰。
显著风险因素包括:
- 办公室职员,居住于新英格兰城市区域,饲养宠物猫
- 约6个月前左手腕被猫抓伤
- 有12年每日吸半包烟的历史
- 曾使用大麻,现无吸烟、饮酒或药物滥用
- 曾有新英格兰沿海、中大西洋州及美国东南部旅行史
- 早年曾在英国居住2年
家族史方面,母亲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系统性硬化症,姨母有肺纤维化,外祖母因吸烟相关肺癌去世,外祖父患有胰腺癌。
检查发现
急诊科检查显示患者生命体征:
- 体温:36.3°C(97.3°F)
- 心率:79次/分
- 血压:121/72毫米汞柱
- 血氧饱和度:室内空气下99%
黏膜干燥提示脱水。右膝压痛,屈曲活动受限。左髋及右肱二头肌处可见瘀斑。四天后复诊时,体温37.6°C(99.7°F),心率88次/分,血压132/62毫米汞柱,血氧饱和度96%。
体重指数31.4,提示肥胖。双腕压痛肿胀,伸展屈曲时疼痛。踝部水肿伴红斑性斑疹。面部可见玫瑰痤疮,无其他皮肤或指甲异常。
实验室结果
全面实验室检测显示多项异常:
就诊前5天:
- 血红蛋白:13.3克/分升(正常值13.5-17.5)
- 红细胞压积:39.6%(正常值41.0-53.0)
- 白细胞计数:8840/微升(正常值4500-11,000)
- 血小板计数:262,000/微升(正常值150,000-400,000)
- 钠:130毫摩尔/升(正常值135-145)
- 钾:5.0毫摩尔/升(正常值3.4-5.0)
本次就诊时:
- 血红蛋白:11.7克/分升(较前下降)
- 红细胞压积:35.5%(较前降低)
- 白细胞计数:9500/微升
- 血小板计数:297,000/微升
- 钠:132毫摩尔/升(仍偏低)
- 钾:4.0毫摩尔/升
- N末端B型利钠肽原:107皮克/毫升(正常值<900)
- 红细胞沉降率:42毫米/小时(正常值0-14)—提示炎症
- C反应蛋白:113.7毫克/升(正常值<8.0)—显著升高,提示炎症
其他检测包括肝功能、尿常规、血培养、SARS-CoV-2核酸检测、流感检测、莱姆病抗体、HIV及梅毒检测均正常或阴性。
影像学检查
急诊初次胸片报告正常,但回顾发现双侧肺门突出。右膝X光显示关节积液,无骨折或脱位。
胸腹部增强CT显示:
- 弥漫性纵隔及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 多发肺结节,包括叶间裂周围结节
- 右下叶8毫米结节,较4.5个月前增大
- 右下叶小叶间隔增厚
- 弥漫性支气管壁增厚
- 肝脂肪变性
- 冠状动脉钙化
这些表现在4.5个月前的CT中未见,提示新发病变。
诊断思路
医疗团队采用两种互补方法:综合征思路与清单式思路。
综合征思路指识别特征性症状群。本例中发热、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炎症性关节炎及小腿皮疹的组合提示 Löfgren 综合征(结节病急性表现)。
清单式思路针对每个主要症状创建鉴别诊断,再筛选能解释所有发现的疾病。该方法将可能性缩小至三类: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鉴别诊断
感染性病因:
- 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发热、肺结节及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但患者无明确流行病学风险
- 真菌感染(芽生菌病、隐球菌病):因有美国东南部旅行史需考虑,但病程过快且无免疫抑制
- 巴尔通体病(猫抓病):因6个月前猫抓伤需考虑,但肺部表现及对称性少关节炎在此感染中罕见
肿瘤:
- 淋巴增殖性疾病:包括霍奇金病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致发热及肺门淋巴结肿大,但病程过快且缺乏盗汗、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炎症性肌病:可表现为肺部疾病、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及发热
- 晶体性疾病(痛风):可致发热伴关节症状,但无法解释胸部发现
- 结节病:因所有表现同时出现且病程相符,为最佳解释
最终诊断
患者诊断为结节病,具体为 Löfgren 综合征。该诊断基于经典三联征:
- 结节性红斑:小腿前侧疼痛性红斑斑块
- 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胸部双侧淋巴结增大
- 炎症性关节痛:踝关节周围炎及腕关节滑膜炎
Löfgren 综合征是急性结节病的特殊类型,典型表现时无需组织活检即可诊断。该综合征由 Sven Halvar Löfgren 和 Holger Lundbeck 于1946年首次描述。
患者的晕厥发作引起对心脏结节病的关注,其可表现为传导系统疾病、室性心律失常或左心室功能不全。这促使建议进行额外心脏评估,包括心脏MRI与FDG PET-CT成像。
临床意义
本案例向患者阐明以下要点:
识别症状模式:特定症状组合可指向明确诊断。踝关节炎、皮肤皮疹(结节性红斑)及胸部淋巴结肿大的三联征高度提示 Löfgren 综合征。
全面病史采集:患者的猫抓伤史、旅行史及既往疾病在诊断中均起重要作用,解释了医生为何详细询问看似不相关的因素。
晕厥作为警示征象:炎症性疾病背景下的晕厥发作需评估心脏受累,因结节病可影响心脏电系统及肌肉功能。
诊断方法:医生综合运用模式识别(综合征思路)与系统排除法(清单式思路)以实现准确诊断,尤其在多症状复杂病例中。
治疗考量:Löfgren 综合征患者通常预后良好,多数可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但症状严重时可能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心脏受累需专科管理。
信息来源
原文标题:2025年第4号案例:一名伴晕厥、踝部肿胀及胸部影像学异常的41岁男性
作者:Daniel Restrepo(医学博士)、Sadia Sultana(内外全科医学士)、Sanjay Divakaran(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Jeffrey A. Sparks(医学博士、医学科学硕士)
出版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5年1月30日;392卷:495-503页
数字对象标识符(DOI):10.1056/NEJMcpc2412513
本篇患者友好型文章基于麻省总医院病例记录的同行评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