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外科领域的顶尖专家、医学博士Torbjorn Holm医生指出,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应避免用于早期病例,以免引发显著的短期与长期并发症。他详细阐述了直肠癌治疗的演进历程:从过去的高复发率阶段,发展到如今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联合选择性术前放化疗(CRT)的现代策略。这一方法已将局部复发风险控制在5%以下。
优化直肠癌治疗:何时需要放射治疗
跳转至章节
直肠癌治疗的历史
Torbjorn Holm医学博士回顾了直肠癌诊疗的关键历史背景。他指出,直到1990年代中期,全球范围内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即使外科医生认为已实施根治性手术,局部复发(即术后癌症在盆腔内再次出现)的风险仍高达25%至30%,这一数字令人震惊。
如此高的失败率促使斯德哥尔摩在1980年代启动临床试验,探索通过放射治疗等新策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放射治疗对复发的影响
瑞典的直肠癌试验代表了肿瘤学领域的重大进步。Torbjorn Holm医学博士解释称,这些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仅接受手术,另一组在术前接受放射治疗后再行手术。
结果具有变革意义:术前放射治疗使局部复发风险降低了50%,复发率从约25%降至12%,证明了新辅助放射治疗对直肠癌的显著疗效。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作用
随后的外科突破进一步革新了治疗。Torbjorn Holm医学博士强调了Bill Heald教授的贡献,他首创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技术。
这种精细的外科方法需切除整个直肠系膜——即包裹直肠并含有淋巴结的脂肪组织。将TME手术与放射治疗结合后,疗效更为显著,局部复发率大幅降至5%以下。
现代治疗方法
直肠癌的现代治疗模式已显著演变。Torbjorn Holm医学博士描述了一种更精准的策略:治疗观念已从“所有患者均需放射治疗”转变为“高质量手术是治疗基石”。
对于易切除的早期浅表肿瘤,单纯手术往往已足够。这一转变使仅通过手术即可治愈的患者免于不必要的放射线暴露及相关毒性风险。
确定放射治疗适用人群
放射治疗对特定患者群体依然至关重要。Torbjorn Holm医学博士指出,它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
包括肿瘤侵犯直肠系膜筋膜或存在多枚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对于这类患者,术前常采用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放化疗),以缩小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
放射治疗并发症的风险
放射治疗的强大效果伴随显著代价。Torbjorn Holm医学博士强调,其可能引发早期和晚期并发症。
短期副作用包括皮肤刺激、疲劳和腹泻;长期并发症更为严重,可能涉及慢性肠道与膀胱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甚至继发性癌症。因此,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治疗是一项核心原则。
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性
为患者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Torbjorn Holm医学博士总结道:放射治疗是处理晚期病例的有效工具,但应避免滥用。
这凸显了精准初始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性。获取第二医疗意见对确认癌症分期、确保治疗方案(无论是单纯手术还是含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最适合患者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完整记录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放射治疗何时对直肠癌患者有益?何时无效?是否只会带来毒性?应如何合理应用放射治疗?
Torbjorn Holm医学博士: 我们需要回顾历史。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瑞典乃至全球的直肠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必须认识到,即使外科医生认为已实施根治性手术,局部复发风险仍高达25%-30%。局部复发是指术后癌症在盆腔内再次出现。
当时复发风险极高。1980年,我们在斯德哥尔摩启动临床试验,探索如何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开展了放射治疗试验,随后推进了瑞典直肠癌试验:将患者随机分为直接手术组与术前放疗+手术组。
开展这些试验是因为当时手术治疗效果太差。我们最终证明,术前放射治疗可将局部复发风险降低50%,使复发率从25%降至12%。
后来Bill Heald教授开创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我们发现,将放疗与TME结合可将局部复发率进一步降至5%以下。至此我们重新评估了治疗策略。
现在我们认为,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最重要的环节。成功的直肠癌手术后,部分患者无需放疗。这对早期患者尤为适用。因此治疗理念已彻底转变。
过去我们认为所有患者术前都需放疗,现在认识到:通过高质量手术,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放疗。放疗仅适用于局部晚期患者。
当前实践是:若肿瘤侵犯直肠系膜筋膜或存在多枚淋巴结转移,则需联合放化疗,之后再行手术。
而对于浅表易切除的肿瘤,外科医生可不使用放疗,以避免相关并发症。
Anton Titov医学博士: 直肠癌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哪些?
Torbjorn Holm医学博士: 放疗是应对晚期直肠癌的强大手段,但若无必要不应使用,因为它可能给患者带来短期和长期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