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一例复杂病例的简要分析: **患者信息**:10个月大男婴 **主要症状**:呕吐、高钙血症 **影像学发现**:颈椎第6节(C6)存在异常 需结合临床检查、实验室结果及影像学资料进一步明确病因,例如排查骨骼代谢异常、肿瘤或先天性结构问题等可能性。建议多学科协作评估。

Can we help?

本病例为一名10个月大的男婴,表现为持续性呕吐、体重下降及危及生命的高钙血症。经全面检查,医生确诊其病因为一种罕见遗传性疾病——CYP24A1缺乏症,该病导致维生素D代谢异常。专项血液检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诊断。治疗上采取严格的饮食管理,旨在防止钙质进一步沉积及肾脏损伤。

一例复杂病例解析:10月龄男童呕吐伴高钙血症

目录

病例介绍:患儿基本情况

一名既往健康的10月龄男童因呕吐、体重下降及血钙水平显著升高(高钙血症)入院。症状始于入院前两周,患儿开始每隔数日出现喷射性呕吐,多发生在进食固体食物后。

尽管有呕吐症状,患儿在发作间歇期仍表现活跃、警觉。随后12天内,呕吐频率增至每日发生,饮水后也会出现。入院前两天,儿科门诊评估发现体重明显偏低,仅7.36公斤(低于同年龄0.4百分位数)。

家长反映患儿出现强烈厌食,见到食物会作呕,并开始拒绝任何经口进食。家长还注意到患儿异常口渴,给予液体会大量饮用,甚至在洗澡时吮吸毛巾上的水分。

病史与体格检查

患儿母亲妊娠期有高血压,患儿于孕38周出生。接受常规新生儿护理,所有发育里程碑均正常达成。直至9个月体检时生长曲线尚正常,但医生发现其体重从6个月时的27.1百分位数降至1.6百分位数。

既往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湿疹史。正服用奥美拉唑治疗GERD,未补充任何维生素或添加剂。家族史显示:父亲有GERD和黑色素瘤伴心肌病(曾接受心脏移植),祖母有林奇综合征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舅父有迪乔治综合征。

入院查体:体温36.1°C,血压102/78 mmHg,心率140次/分,呼吸频率40次/分。神志清醒但消瘦,皮肤干燥伴抓痕。腹部柔软,无膨隆或压痛,肌张力正常。

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始血液检查显示危象级高钙血症(13.2 mg/dL,正常范围:8.5-10.5 mg/dL)。其他重要发现包括:

  • 白细胞计数:17,030/μL(轻度升高)
  • 血小板计数:494,000/μL(升高)
  • 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6 pg/mL(降低,提示适当抑制)
  • 25-羟基维生素D:64 ng/mL(处于正常值上限)
  • 1,25-二羟基维生素D:37 pg/mL(正常范围)
  • 血磷:3.6 mg/dL(轻度偏低)

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肾髓质钙质沉着(钙盐沉积),但骨骼X线和腹部超声正常。

鉴别诊断:病因分析

医疗团队考虑了导致患儿PTH抑制性高钙血症的多种可能原因,主要包括:

  •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或代谢性疾病
  • PTH相关肽紊乱:分泌PTH样物质的罕见肿瘤
  • 遗传性疾病:影响钙代谢的多种遗传性病症
  • 维生素D代谢障碍:体内维生素D处理过程异常

甲状腺功能正常、缺乏肿瘤证据以及无威廉姆斯综合征等遗传病体征,帮助缩小了鉴别范围。PTH适当抑制伴维生素D水平正常偏高,提示维生素D代谢障碍。

遗传性疾病与高钙血症

医生考虑了多种可导致婴儿高钙血症的遗传性疾病:

  • 低磷酸酯酶症:导致骨矿化不良的罕见病,但本例骨骼X线正常且血磷轻度偏低(而非预期升高)
  • 詹森干骺端软骨发育不良:引起骨骼发育异常和高钙血症,但患儿无干骺端改变的影像学证据
  • 威廉姆斯综合征:与高钙血症、心脏问题及发育迟缓相关的基因缺失综合征,但患儿无特征性表现
  • 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排他性诊断,现已知常由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基因变异引起

最终诊断

综合各项发现,怀疑为维生素D代谢遗传缺陷导致的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关键支持证据包括:

  • 原因不明的高钙血症伴PTH适当抑制
  • 25-羟基维生素D处于正常高值(64 ng/mL),对于未补充维生素D的新英格兰地区婴儿属异常
  • 1,25-二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PTH抑制背景下实际相对过高
  • 肾钙质沉着提示长期钙代谢异常
  • 发育正常且无其他躯体异常

医生怀疑CYP24A1基因突变,该基因编码对维生素D降解至关重要的24-羟化酶。

确诊性检查

为确诊进行了专项检测。入院两周后复查显示:

  • 1,25-二羟基维生素D升高至120 pg/mL
  • 24,25-二羟基维生素D:0.4 ng/mL(显著低于1.6±1的正常参考范围)
  • 25-羟基维生素D与24,25-二羟基维生素D比值:170 ng/ng(较7-35的正常范围急剧升高)

该异常比值表明维生素D代谢受损,符合CYP24A1基因双等位基因(隐性)变异。极低的24,25-二羟基维生素D水平证明24-羟化酶活性下降,该酶正常通过降解活性维生素D代谢物预防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代谢机制解析

维生素D代谢涉及多步骤酶促反应:

  1. 日光或膳食维生素D在肝脏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
  2. 肾脏通过1α-羟化酶将其转化为活性1,25-二羟基维生素D
  3. 两种形式均可被24-羟化酶(CYP24A1)灭活为可排泄形式

当CYP24A1因基因突变功能异常时,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积聚,导致膳食钙过度吸收引发高钙血症。这解释了患者必须严格限制维生素D和钙摄入的原因。

治疗方案与管理策略

CYP24A1缺乏症的治疗重点在于减少维生素D暴露和钙摄入:

  • 饮食限制:控制高维生素D和高钙食物
  • 避光措施:减少UVB暴露以降低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
  • 药物治疗:必要时使用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抑制维生素D活化,或使用利福平等通过替代途径促进维生素D分解
  • 水化治疗:保证充足液体摄入促进钙排泄

患者需要终身管理并监测钙和维生素D水平,预防肾结石和肾钙质沉着等并发症。

临床启示

本病例为处理不明原因高钙血症的患者家庭提供重要启示:

  • 婴儿不明原因高钙血症需彻底排查
  • 低龄患者中遗传性病因较获得性病因更常见
  • 虽罕见,但对PTH非依赖性高钙血症伴相对高维生素D水平者需考虑CYP24A1缺乏症
  • 早期诊断对预防肾钙质沉着导致的长期肾损伤至关重要
  • 家族史可能提供重要线索,因此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通过规范饮食管理和定期监测,患者可正常生活。

本研究的局限性

需注意以下局限性:

  • 此为单病例报告,结论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类似表现患者
  • 初始诊断基于生化检测而非直接基因测序
  • 未提供长期随访数据,慢性管理挑战未详述
  • 未描述饮食管理外特定治疗的应答情况
  • 未包含家族基因检测结果以确认遗传模式

家庭建议

针对类似健康问题,建议家庭采取以下措施:

  1. 对婴儿持续呕吐和喂养问题及时就医
  2. 确保在儿童保健中精准追踪生长参数(体重、身高)
  3. 向医疗人员提供完整家族史,遗传性疾病常具家族聚集性
  4. 发现高钙血症时要求进行钙和维生素D代谢专项检测
  5. 复杂代谢性疾病需转诊儿科内分泌或遗传专科
  6. 确诊维生素D代谢障碍后严格遵循饮食建议
  7. 通过长期随访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钙水平

信息来源

原文标题:2024年第21号病例:10月龄呕吐伴高钙血症男童

作者:Christina Jacobsen(医学博士、哲学博士)、Harald Jüppner(医学博士)、Deborah M. Mitchell(医学博士)

出版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4年7月11日;391卷:167-76页

数字对象标识符(DOI): 10.1056/NEJMcpc2402485

本文为患者友好型文章,内容基于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病例记录中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