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置换术:选择生物瓣膜(猪或牛源)还是机械瓣膜?如何决策?

主动脉瓣置换术:选择生物瓣膜(猪或牛源)还是机械瓣膜?如何决策?

Can we help?

机械瓣与生物瓣:如何选择最佳方案?

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挽救瓣膜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术。然而,在机械瓣生物瓣(组织瓣)之间的选择尤为关键——尤其对老年患者而言。本次专家访谈中,国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Jürgen Ennker医学博士将深入解析抗凝风险、患者年龄及手术技术的进步如何影响现代心脏外科的瓣膜选择策略。

跳转至章节

为何机械瓣存在长期风险

机械主动脉瓣虽可终身使用,但需严格依赖终身抗凝治疗。这对更容易发生跌倒、出血并发症及用药依从性差的老年患者构成显著风险。Ennker博士指出,若患者漏服药物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出现波动,机械瓣可能形成血栓——这一紧急情况可引发卒中甚至死亡。

抗凝治疗的年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7%至1%,十年累计风险可达7%-10%。正是基于这些数据,包括Ennker团队在内的许多心脏中心在过去20年间大幅减少了机械瓣的使用。

生物瓣在老年及年轻患者中的兴起

Ennker博士表示,其所在机构实践发生了显著转变——从二十年前90%植入机械瓣,转变为如今多数病例优先选择生物组织瓣。例如美敦力Freestyle等生物瓣,由猪或牛组织制成,无需抗凝治疗。

历史上,因耐久性有限,生物瓣仅用于70岁以上患者。但现代手术技术与再手术安全性的提升,现已允许对更年轻患者(甚至50多岁)实施植入。即便瓣膜在10-15年后失效,患者也已享受多年免于抗凝药物的生活——且再手术的安全性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阿司匹林替代抗凝:更安全的方案

生物瓣受体通常仅需每日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这一低剂量阿司匹林已被广泛推荐用于50岁以上人群,以预防心脏病发作和卒中。其出血风险远低于机械瓣患者使用的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组织瓣失效怎么办?

生物瓣可能在十年或更长时间后失效,但其失效过程通常呈渐进性且非紧急。瓣叶撕裂可能导致呼吸短促和心力衰竭症状,但患者有充足时间规划安全的择期再手术或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这为患者提供了灵活性:在70或75岁时,他们可选择二次手术或经导管介入治疗,而非从一开始就接受抗凝治疗。

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瓣膜

Ennker博士强调,患者必须在瓣膜选择过程中知情并积极参与。虽然机械瓣可能仍是部分年轻患者的选项,但组织瓣在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患者需权衡:

  • 是否愿意终身每日服用抗凝药?
  • 抑或接受10-15年后可能再手术的方案?

患者偏好、生活方式、年龄及风险特征共同指导最终选择——根据Ennker博士的经验,目前多数患者更倾向于生物瓣

完整访谈记录

Anton Titov医学博士:机械瓣主动脉瓣置换术需依赖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对老年人风险更高,因其跌倒概率较大。您研究过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机械瓣与组织瓣的风险。您的临床方案是怎样的?哪些因素影响您选择组织瓣或机械瓣?如何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选择最佳瓣膜类型?

Jürgen Ennker医学博士:是的,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二十年前我们机构刚开始手术时,90%以上植入的是机械瓣。如今情况完全逆转。原因何在?抗凝治疗伴随出血、脑梗死、栓塞等风险。若患者服药不规律,可能发生心脏瓣膜血栓——这是紧急情况,因为瓣膜可能被阻塞,患者面临血栓栓塞风险。对于无法规范服药的患者,年并发症风险约为0.7%至1%,十年累计风险可达7%至10%。

这促使我们如今更倾向于使用生物主动脉瓣。例如美敦力Freestyle瓣等生物瓣无需口服抗凝药,这些患者仅需每日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也推荐用于50岁以上人群,属于相对低剂量用药。

Anton Titov医学博士:确实是非常低的剂量。事实上我自己也服用阿司匹林,因为已年过五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指出,服用阿司匹林有助于降低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Jürgen Ennker医学博士:回到主动脉瓣的话题。以往生物瓣仅用于70岁以上患者,因为认为瓣膜耐久性应超过患者预期寿命,且医患双方对再手术存在顾虑。如今再手术风险已显著降低。例如,我们现在也为50岁患者植入生物主动脉瓣。若瓣膜在10或15年后失效,患者已享受10-15年免于口服抗凝药的生活且无任何问题。届时我们可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灵活处理。对65岁患者而言,再手术不再像过去那样棘手。重复手术风险与首次手术相当,死亡率约1%-2%,至少低于3%。而患者因此避免了口服抗凝可能带来的数个百分点并发症风险。因此我们在年轻患者中也使用生物瓣,不再局限于70岁以上人群。

Anton Titov医学博士:生物瓣失效时会发生什么?多数情况下瓣叶会逐渐撕裂,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和呼吸短促。但这不属于心脏急症,无需因栓塞或血栓风险而紧急手术。本质上,组织瓣患者有更充裕的时间接受择期手术。

Jürgen Ennker医学博士:完全正确,关键在于患者可自主决策。

Anton Titov医学博士:患者若70或75岁,是否愿意接受再次心脏手术?或选择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他们有更充分的考虑时间。看来在您实践中,组织瓣正真正赢得信任,猪/牛主动脉瓣在年轻患者中的适用指征正在不断拓宽。

Jürgen Ennker医学博士:是的,但也有文献认为机械瓣同样适用于年轻患者。因此我们应充分告知患者,由他们自主决定。

Anton Titov医学博士:是选择每日口服抗凝药?还是选择植入生物瓣后无需抗凝,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