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微创心脏手术领域的领军专家,弗朗切斯科·迈萨诺医学博士分享了家庭悲剧如何激励他走上职业道路,并回顾了他在心脏瓣膜修复技术发展中的关键贡献。20世纪80年代,父亲严重的心脏病发作促使他师从奥塔维奥·阿尔菲里教授等外科先驱。迈萨诺博士长期引领二尖瓣反流导管技术的研发,助力开创血管内手术新纪元,为患者提供了创伤更小、优势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案。
微创心脏手术的演进与二尖瓣修复技术创新
跳转至章节
投身心脏外科的个人契机
医学博士弗朗切斯科·迈萨诺医生选择心血管外科事业,源于一段深刻的个人经历。1980年代,他的父亲曾罹患严重的前壁心肌梗死(一种危重的心脏病发作)。当时,像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这样的先进急救手段尚未普及。这场发生在他医学院二年级时的家庭危机,成为他毕生投身心脏外科的催化剂。
师承阿尔菲耶里教授
对救治方案的追寻,将年轻的迈萨诺医生引向了荷兰的奥塔维奥·阿尔菲耶里教授——一位以精湛外科技术和卓越临床判断力闻名的专家。迈萨诺医生强调,阿尔菲耶里教授最突出的能力在于精准把握手术时机与禁忌症。最终,正是放弃为他父亲手术的决定保全了生命。这段经历铸就了深厚的师徒情谊,也塑造了迈萨诺医生对临床决策的敬畏之心,这成为他日后行医的核心准则。
1990年代:心脏外科的黄金时期
医学博士弗朗切斯科·迈萨诺的培训生涯始于1990年代,他称之为心脏外科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该领域蓬勃发展,心脏外科医师在心血管医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介入心脏病学虽已萌芽,但初期主要作为外科治疗的辅助手段。这样的环境为他的外科技能训练奠定了坚实而传统的基础。
介入心脏病学的兴起
迈萨诺医生这一代见证了心血管医学史上最剧烈的变革。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的出现,使血管成形术成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真正替代方案。迈萨诺医生解释道,心脏外科从“森林之王”的地位,转变为与快速发展的介入心脏病学共享王座。这一转变既带来了竞争,也催生了创新的机遇。
微创技术的开拓
身处这一变革节点,医学博士弗朗切斯科·迈萨诺获得了参与前沿技术研发的独特机遇。他早期便投身于基于导管技术治疗二尖瓣反流的研发工作。这些创新源自阿尔菲耶里缝合技术——一种外科修复方法。在介入心脏病学泰斗安东尼奥·科隆博教授等大师的指导下,迈萨诺医生培养了当时外科医师中罕见的跨领域专业能力。
血管内心脏手术的未来
医学博士弗朗切斯科·迈萨诺将血管内手术视为外科学的自然演进。他认为,虽然传统手术仍是优秀解决方案,但几乎所有外科操作都可能通过创伤更小的血管内途径实现。这一转型由技术与影像学的进步驱动。据迈萨诺医生所言,这种转变能为患者带来显著优势:缩短恢复时间并改善整体预后。心脏护理的未来正坚定地迈向这些微创技术。
完整文字记录
医学博士弗朗切斯科·迈萨诺:希望迈萨诺教授也能与我们分享他精彩的职业生涯故事——他为缓解身为资深普外科医生的父亲心梗并发症而展开的个人求索。正是这段经历引领迈萨诺医生走上了心脏外科的创新之路,如今全球患者都有机会从中受益。
这段职业生涯始于多年前,过程其实很简单。我因个人经历选择心血管外科的实践与学习——这种经历我相信许多人都有共鸣。我的父亲曾罹患严重的前壁心肌梗死。当时还没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那还是1980年代。
此后他立即出现多种心律失常,情况十分危急。教授们告诉我:“你应该去荷兰找奥塔维奥·阿尔菲耶里教授,他是唯一能救你父亲的人。”当时我还在医学院二年级,搭乘意大利军方提供的飞机前往荷兰,这就像一场最后的希望之旅。
见到奥塔维奥·阿尔菲耶里教授时我有些失望——我原本期待见到一位蓄着浓密胡须、如神明般威严的老教授,却见到一位三十多岁、极其睿智的学者。但我立刻感受到与这个人之间的特殊联结。他通过拒绝手术的决定挽救了我父亲的生命。
这正是阿尔菲耶里教授的突出特质——尽管以众多发明和创新手术闻名,但他最杰出的能力在于精准判断何时该手术、何时不该手术。他以此拯救了我父亲的生命。
此后我开始往返布雷西亚——阿尔菲耶里教授离开荷兰后建立的一家小型医院。随后我开始了心脏外科医师的培训历程。时值1990年代,那是心脏外科蓬勃发展的时期,成为心脏外科医师意味着占据非常优势的地位。
介入心脏病学刚刚兴起,但当时仍服务于心脏外科。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心血管医学史上最剧烈的变革。我们最初是“森林之王”,数年后却发现森林里出现了至少与我们同样强大的另一位王者——这就是介入心脏病学。
介入心脏病学成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但直到90年代末才真正成为心脏外科的强大替代方案。随着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的问世,血管成形术成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真正替代选择。进入21世纪初,我们开始看到经皮结构性介入技术的兴起。
在这个变革时代,我首先有幸与开发了阿尔菲耶里缝合技术的奥塔维奥·阿尔菲耶里教授共事,因此得以参与新技术研发的早期阶段。基于导管技术治疗二尖瓣反流患者正是建立在阿尔菲耶里技术之上。
同时我不仅接受理论培训,更师从介入心脏病学大师安东尼奥·科隆博。在米兰圣拉斐尔医院,当时有三位权威专家:奥塔维奥·阿尔菲耶里教授、安东尼奥·科隆博教授,以及另一位著名介入专家和电生理学家卡洛·帕蓬教授。
在这个环境中,我非常幸运能得到这些导师的指导,他们帮助我形成了微创心脏手术的理念。
尽管手术至今仍是许多患者的优选方案,但现已出现能通过更小创伤途径模拟手术效果的解决方案。理论上,所有外科操作都能通过微创途径——经血管内途径完成。
展望未来,我认为血管内手术是外科学的自然演进。这不仅适用于心脏外科,也适用于众多外科领域。这一切正在发生,其核心在于技术进步、影像学革新以及工作环境的变革。显然,这对患者具有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