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蒂托夫医学博士(Dr. Anton Titov, MD)就治疗方案的持续演进与医疗设备技术的创新,专访了该领域的权威专家。
老年患者二尖瓣反流的最佳治疗方案选择
跳转至章节
年龄与手术决策
Francesco Maisano 医学博士强调,实际年龄本身不应成为选择二尖瓣反流治疗方案的决定性因素。他指出,生理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比出生日期更为关键。对于较年轻的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下患有退行性二尖瓣病变者,Maisano 博士强烈推荐外科修复手术。
现代外科技术可实现几乎无痕的切口和全面的瓣膜修复。外科医生能够同时处理二尖瓣叶和瓣环,并在必要时一并治疗并发的三尖瓣问题或心房颤动。Anton Titov 医学博士与心脏外科专家 Francesco Maisano 医学博士共同探讨了这些细致的临床考量。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的优势
Francesco Maisano 医学博士指出,对于合适的患者,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具有显著优势。这种微创手术使患者能在几天内而非几周后出院,快速恢复对可能难以承受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尤其宝贵。
Maisano 博士表示,经导管方法对大多数患者效果良好,特别适合70岁以上人群,即使他们没有明显合并症。血管内入路造成的生理创伤较小,使其更适用于可能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
共同决策流程
Francesco Maisano 医学博士强调,对60至70岁中间年龄段的患者应采取协作决策模式。他会与患者详细讨论外科和经导管两种方案的利弊,确保患者全面了解所有治疗选择。
患者偏好在最终治疗方案选择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患者强烈排斥开胸手术时。Maisano 博士在尊重患者个人价值观和手术顾虑的同时,引导他们完成这一复杂决策。Anton Titov 医学博士促进了这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讨论。
修复失败后的外科备用方案
Francesco Maisano 医学博士在选择经导管修复时会明确沟通应急预案。他坦诚告知患者,如果对缘对接修复失败,可能需要在几周内进行外科干预。这种做法有助于管理患者预期,并为所有可能的结果做好准备。
与常见误解不同,Maisano 博士确认,除非发生瓣膜结构破坏,经导管手术失败后仍可进行外科修复。及时的外科干预通常能成功矫正二尖瓣问题。时机非常关键——等待六个月会让愈合过程增加后续手术的复杂性。
预测治疗成功的因素
Francesco Maisano 医学博士讨论了不断演变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成功率预测标准。2005年制定的 EVEREST 标准至今仍具参考价值,重点关注有利于良好预后的特定瓣膜特征。理想候选者通常具有狭窄、单一、中央的病变,且瓣叶间隙极小。
某些解剖特征会增加经导管方法的风险。双叶二尖瓣病变伴多束反流束的患者使用现有器械往往效果不佳。深瓣叶裂隙和伴有薄瓣叶的钙化瓣环也属于挑战性场景,可能需要替代治疗策略。
不断发展的器械技术
Francesco Maisano 医学博士强调了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自早期单一尺寸的 MitraClip 器械以来,该领域已显著扩展。如今医生可从四种不同尺寸的夹子中选择,包括针对不同解剖结构的更大和更长选项。
PASCAL 器械代表了另一项技术创新,采用带额外填充部件的扣合机制。Maisano 博士预计器械将持续发展,包括亚洲市场涌现的新技术。这些进步不断重塑二尖瓣反流的患者选择标准和治疗效果。
完整文字记录
Anton Titov 医学博士: 经导管治疗二尖瓣反流已被证实有效。这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微创方法。经皮导管心脏瓣膜治疗对可能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尤为重要。对于高龄患者,您如何根据年龄和功能状态选择适合经导管治疗的人选?
Francesco Maisano 医学博士: 年龄不是唯一标准。年龄首先是相对的,分为生理年龄和实际年龄。因此年龄不是决策的主要依据,但在考虑时确实需要权衡多种因素。
对于较年轻患者——这在退行性二尖瓣反流和 Barlow 二尖瓣病变中常见——60岁以下者,我不会轻易建议血管内修复。我知道在这些情况下,外科方法更优。如今我们采用乳晕周围或乳腺下切口,疤痕几乎看不见。
我们实施的手术同时修复二尖瓣叶和瓣环。如需治疗三尖瓣,可同步进行。这是完整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一并治疗心房颤动。
当患者超过60或65岁,特别是70岁以上时,我开始权衡。即使患者没有合并症,我也会谨慎考虑。决策并不简单。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的优势在于患者术后几天内即可回家。结果相当不错,我们大多数患者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对高龄患者,我毫不犹豫地推荐血管内修复。
对非常年轻的患者,我推荐外科修复。对于中间情况,我与患者共同决策。我会说明两种程序的优缺点,引导他们完成决策过程,最终共同做出决定。
我实践中的基本原则是:如果为65岁确实不愿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选择血管内修复,我会与患者深入沟通,说明手术可能更优。但若患者不想接受外科修复,或因合并症存在顾虑,我会明确告知:我们进行血管内对缘对接修复,如果无效,患者可能需要在几周内接受手术。这样我们仍能修复二尖瓣,这方面也由我负责。
我知道二尖瓣可以修复,因为存在一种误解:MitraClip 术后无法通过外科修复。除非二尖瓣结构破坏或等待六个月让愈合过程完成,否则这种观点不正确。
如果立即开胸,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现经导管效果不佳。遇到这些经导管修复失败的患者,需要及时手术。
Anton Titov 医学博士: 那么,哪些因素可以预测经导管方法治疗二尖瓣反流的成功或失败?
Francesco Maisano 医学博士: 这也是个移动靶标,因为我们从2005年的 EVEREST 标准开始。这些标准至今仍然有效,包括狭窄病变、单一病变、中央病变,瓣叶间隙不大。这是理想条件。
存在若干亚类和细节。在实践中,确实能发现预测手术成败的精细特征。如今我们更新了二尖瓣修复的患者选择算法。
但就在几个月前,我们的器械组合还在不断改进。因此我们仍在学习。制定 EVEREST 标准时,只有单一尺寸的二尖瓣修复夹。现在我们有四种尺寸的 MitraClip,还有更大更长的型号。
我们还有 PASCAL,这是另一种经导管修复器械,采用夹扣加中间填充物的设计。因此器械选择更多样。很快还会有来自亚洲的新器械。
如今很难对心脏瓣膜修复方法做出最终定论。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专业经验。我基本能识别高风险患者。
我认为有些患者确实需要讨论开胸手术。例如双叶二尖瓣病变伴多束反流束的患者,使用 MitraClip 并不总能取得良好效果。
当瓣膜存在深裂隙时,我们可通过血管内治疗,但有时这些患者仍会存在问题。钙化瓣环伴非常薄的瓣叶也可能是另一个风险因素。
因此对某些患者我会谨慎行事,或至少告知可能效果欠佳。除此之外,我必须说几乎所有患者都能用这些经导管技术治疗。如果没有钙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通过经导管修复改善二尖瓣反流。